第五百二十六章:朝中议事[第1页/共2页]
朝廷的颜面是要保护的,但是就事论事,朱常洛的话固然说的重了些,但是却也并非无中生有。
朱常洛贵为储君,又是奉皇命巡抚江浙,但是现在却闹出南京三大朝廷部分暗中对抗太子谕令的状况,实在是太不像话了。
现在沈鲤天然要出言援助朱赓。
想起朱常洛密疏当中锋利的词锋,王锡爵苦笑一声,恐怕这位睿智的太子殿下也不会想到,天子竟然将他的这份密奏当作了明奏,调集了这么多大臣前来商讨。
不管这件案子的幕后之人是谁,恐怕都经不起天子的雷霆之怒!
迟疑了半晌,王锡爵开口道。
如果堂堂太子,都能在扬州府遇刺,那事情可就真的闹大了!
“诸位先生都看了太子的奏疏了,就议一议吧!”
自从王锡爵仰仗从龙之功稳稳把持内阁以后,内阁的情势就产生了窜改,沈鲤开端逐步向朱赓挨近,而沈一贯被夺职以后,二人的干系更是几近成了攻守联盟。
特别让朱赓和沈鲤有些不安的是,天子叫的是李詹事,而不是李尚书或者李爱卿,要晓得,李廷机的职务是礼部尚书詹事府少詹事,照宦海上的端方来讲,应当叫他的最高职务,礼部尚书。
“再者说了,即便是此案要彻查,也不必劳动总宪大人亲身出马,现在都察院尚需总宪大人一力支撑,若总宪大人出京的话,这都察院难道群龙无首?”
至于说详细的定见,他就算说了,恐怕也起不到甚么感化,不过天子既然问起,天然有其用心,李廷机皱眉想了半晌,顿了顿开口道。
御座之上,天子淡淡的扫视着底下,看不出一丝情感,半晌,方才开口道。
虽说衷贞吉是京师都察院的左都御史,但是南直隶出了这么大的败北案件,他岂能置身事外?
也恰是是以,本来早已经该调离的衷贞吉,现在仍旧待在都察院当中。
“不错,陛下,元辅所言极是,黄册一案事关严峻,亦是太子殿下亲身主理,然前有刘巡抚遇刺在前,后有南京诸部拒不共同查案,可见其背后必定埋没着庞大的黑幕,老臣请命,亲赴扬州助殿下彻查此案!”
倒是一旁的朱赓眉头微皱,道。
顿了顿,朱赓望了一眼衷贞吉,摇了点头道。
何况朱常洛的这份奏疏当中固然没有细说,但是单单是几份数字的对比,就足以触目惊心了,泰兴县戋戋一县之地,竟敢虚报户口达六千户以上,如此算下来,全部扬州府保守估计将虚报人丁将近四万户。
李廷机也是没有想到,天子会让他说话,在这大殿当中,他的资格实在太浅,这几位垂白叟都起码比他多上十年的宦途资格,而他之以是会被叫过来,很较着是因为这件事情触及朱常洛。
“陛下,老臣觉得朱阁老所言有理,一府之地,尽皆捏造黄册,太子殿下亲赴调查,却遭到南京各部禁止,这件事情鼓吹出去,必然会令朝廷颜面大损,何况太子殿下奏疏当中所言,此案或许跟魏国公府有关,魏国公府乃是太祖天子亲封,又有太祖,成祖二位先帝钦赐丹书铁券,不成不慎啊!”
但是这些并不首要,既然魏国公府已经浮出了水面,就让徐弘基来临时当这个替罪羊好了!
本来衷贞吉还筹算再辩论一番,但是朱赓这句话一出,他顿时胎死腹中,面色丢脸却不再多言。
“既然诸位爱卿难以同一定见,那么此案便临时搁置,等太子查明本相,再行措置!不过李爱卿所言不无事理,太子乃国之储君,不成冒险,传旨,诏谕南京守备陈良弼,命他带领凤阳右卫赶往扬州,帮手太子查案!别的,国之铨选,自有定制,采纳南京吏部将陆庆之调任之议。”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