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朝堂议政(推荐期间,求推荐,求收藏。)[第1页/共2页]
“陛下,臣也有本启奏。”
“真乃无稽之谈!”工部右侍郎赵南星怒道:“我大明广宁一役,大败建虏铁骑。朱给事竟在此言何覆巢!言何城破?你真是……”老头儿气得胡子吹的老高。“真是……,祸乱民气,大逆不道,用心叵测!”
朱童蒙话音刚落,太常寺少卿杨涟疾呼,“各地灾害连连,百姓苦不堪言。朱给事还让陛下增加赋税?岂不是要了百姓的命!”
“嘁 ~ ,甚么时候了,还顾得吟诗?”有人嘲弄道。
赵南星一番骂,顿时引发东林一党的呼应,纷繁上前指责朱童蒙。
正吵着,几个老头儿看出朱由校的不耐烦。
又是减税……
“陛下,臣也有一本。”户部的人说完,兵部再出马,金之俊作为兵部郎中,当然也不甘掉队,奏道:“延安,黄花峪等地百姓常受河套蒙前人劫夺扰乱,望陛下加派该地守军。”
朱童蒙道:“杨大人,边关局势严峻。北有建虏,蒙古经常劫夺扰乱,东有红夷虎视眈眈,西南多部酋长,似有不臣之心,在其地蠢蠢欲动。在此种景象之下,守边才是社稷之重,国度之重。”
话音刚落,户部右侍郎李长庚上前奏道:“陛下,年初晖城,巨野等地大震,地裂声响,房屋倾圮,死伤甚重。望陛下发银赈灾。”
天子抬手,“卿”字还没说出口,就有人跳出来,向上递奏章。
一句接一句愣是没给他机遇和殷复声说一句话。
“殷爱卿,你为何俄然发笑啊?”朱由校微微探出些身子问道。
“陛下,臣有本启奏。”
“陛下,近年来各地矿监横行,强征暴敛,逼迫贫苦,百姓无不怨声载道。各省道御史前后多次上疏奏请,恳请陛下下诏,撤去矿监,还民安宁。请陛下准奏。”
朱由校只得把话又吞归去,看来人,是礼部一官员。
天子临朝,百官施礼。
见殷复声俄然发笑。朱由校不由目亮光了。
叫你晓得,这天下虽是陛下的天下,可这朝堂,倒是我们的朝堂!
朱由校面前,哗哗啦啦站满一排人。
“看来,本年初场雨要来咯。”有官员道。
若忠贤在,就好咯……
再如许下去,你们谁爱当谁当吧。
我们看看这朝堂是你说了算,还是我们说了算。
来吧!都冲朕来!
甚么妖言惑众,甚么扰乱朝纲,总之是扣了无数顶大帽子。
此次,朱由校只是张了张嘴,就立即站出一人,乃是户部左侍郎陈大道。
一脸生无可恋的模样。
奏事官员,齐声道:“请陛下圣意讯断。”
小天子朱由校无法地哼笑一声,看了看邹元标。
当他初见殷复声时,不知为何,就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受。
殷复声脸上划过一抹坏笑,上前一揖道:“禀陛下,微臣发笑,全因其间场景,令微臣俄然想起前人一句诗句。”
“如何入夜啦?!”
看着面前黑压压的一排人,朱由校是哭笑不得。
再看朱由校,翻了个白眼,更加愁闷了。
不筹算让朕用膳了吧这是。
“陛下,边关战祸,北直隶多地比年受累,臣请陛下减免其地赋税。”
朱童蒙道:“邹御史不闻,覆巢之下,岂有完卵?若战事不熄,边关不宁,百姓谈何安宁?城破之时,百姓安能苟活?历朝历代,国倡则家兴,无国焉有家?”
邹元标言之凿凿,一派理所当然之态。
百官的锋芒立即由朱童蒙身上转到了殷复声身上。
邹元标顿时大怒,“本官所奏的,乃关乎民生之大计。你一个小小给事,笑甚么?!”
这里哪一件事不需求银子,哪一件事情不得议个几日。
“不必,照往年常例停止便可。”朱由校草草回了一句,又看向殷复声。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