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3章 历史宿命?[第2页/共2页]
跟着泉州的请降,全部福定都归入了大梁的版图。固然黄得胜没有急于带领雄师持续南下广东,但是广东广西宦海已经乱成了一锅粥。有的文臣主张尽早请降,不要逆局势而行,有的则主张死战到底,以报大明三百年养士之恩。但是这都是文臣们在瞎努力儿,真正把握步队的武将们倒是没有反应。
至于郑芝龙的反应,黄得胜和骆淼泫都没有多少顾忌。就算郑芝龙不对劲,再打过就是了,陆上不消说,就是海上,大梁也不怕郑芝龙的船队。并且现在有了五条西洋炮舰,就不消只是用眼睛看了,直接拆上一两艘,从内到外,各个方面都能观赏清楚,对于造舰过程有庞大的促进感化。
本来郑森是筹算直接去台湾的,但是因为气力所限,只能先在澎湖逗留。但是澎湖也只要几百户人家,养不了他这千把号人多少时候,何去何从要尽快做出决定才好。
而郑森在踌躇彷徨了四天以后,终究下定了决计――他要去台湾。
武将们都在设法设法的捞取财帛。他们都已经晓得,他们这些武在大梁将多数不会再有实权了,但是大梁也算仁义,不会动他们的财帛。以是乘着大梁军队还没有开过来,抓紧时候弄钱,给自家积累家底才是端庄。至于那些老学究和卫羽士,底子就没人理睬他们。
再有一个挑选,就是去日本,去他母亲的故里。但是日本的动静并不闭塞,要不了多久,日本就会晓得,他郑家大少爷并没有郑家这个强大的后盾了,日本的幕府将军还能容留他吗?固然两条双桅战船,四条商船,非论是做海盗,还是做商贸,都算的上是一股权势了,但是他如许做,倒是对已经投降大梁的郑家没有多少帮忙。
郑森在踌躇当中,但是黄得胜和骆淼泫倒是充满的欣喜。黄得胜看到了刘宗敏,牛金星等大顺残存,而骆淼泫则见到了港口中那四条西洋炮舰,此中竟然另有一条三桅巨舰。没有华侈时候,连郑芝龙的宴席都没有开席,刘宗敏等要犯,另有四百余荷兰海员兵士就被从陆路押送北上,四条西洋战舰也被从港口拖走了。
对于大梁官军的各种要求,郑芝龙非常派合,很痛快的交出了部下步队的名册,船只数量,以及停靠港口。就是儿子郑森带着六条船出海,也没有坦白,只不过是说去了日本贸易,联络不上罢了。这是给郑森争夺一些时候,他也晓得六条船对大梁来讲过分纤细,做不成甚么大事,至于将来如何,那就只能靠郑森本身了。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