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明末称雄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08章 春天来了[第2页/共3页]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但本年买盐的钱却实在很多,四口人平时的食盐,另有腌制咸菜、咸肉咸鱼等,家里一年统共买了五十斤盐,一斤盐三十文,买盐钱花了一块五角银元。

PS:  感谢大师的支撑!

不过比起现在的朝廷来讲。税收为畴昔历朝之最的宋朝,特别是南宋,则距大汉差远了。不说从报纸上看到的朝廷年支出二十亿,仅是一个盐,朝廷一年盐税就达到了六千万块银元。

当然,细算起来,他们家也是另有交税的,比如他买的盐。那一块五银元里就包含了盐税了,真正的盐价一斤十文,盐税却有二十文,盐税是直接加在盐价内里的,只是没有别的征收罢了,这相称于他们家买盐就交了一块银元的盐税。

成果不测的发明,本年家里的开支很少,最大的一笔开支竟然是买盐的钱。

蒋勋有写日记和记账的风俗,会把支出和开支都一笔笔的记下来。到了年底了,蒋勋也给本年一年做了个财务总结。

比拟起畴昔的那种按人头收税,按户收税的体例,这类税收体例较着更加公道。消耗的多,不知不觉中税交的也多了,消耗的少,税天然就少。就跟他家田少,那税少。地主们田多,田税多。

“盐价确切贵,但现在的盐也确切好,乌黑的精盐,跟粉一样,畴昔也能买到私盐,但哪有如许好,又黑又粗另有砂,味道还苦涩。三十文一斤倒也值这个价,再说这两年甚么都涨价,就是粮食和盐没涨。”

至于朝廷的田赋,则要比南宋多的多。毕竟南宋与大汉比拟,现在大汉的耕空中积是南宋时的数倍。并且也没有各种隐田和特权免税的田,加上另有个摊丁入亩,田赋支出是宋两税支出的十倍不止。

当然,当教员最好的处所还在于有寒暑假,并且假期也是有薪水的。村小学有一百多个孩子,八个教员的课不小,幸亏每周另有双休。每天上完课,蒋勋最喜幸亏灯下看着黉舍订的报纸,偶然灵感来了,还会拿笔本身写稿子。他也常常向各报刊寄稿。

但现在,蒋勋每个月有五块银元月薪,黉舍里另有食堂,是包吃住的。别的,黉舍里每学期还发两套衣衫,这也值很多。更不说,根基上每月还会些全勤之类的奖金以及别的补助,加起来每月也都有两块摆布。

但他交的税,也就那点田赋,加起来都没有一块银元。占他们支出的两百分之一都不到。而小我所得税是从月支出十块银元起征,他现在的根基薪水才五块,不敷起征点免税。

除别的,门生们的家长也送来很多年礼。门生在黉舍读书是不消钱的,乃至中午另有免费的午餐。教员们也不收束脩。不过家长们对于教本身孩子读书的教员还是很感激的,到了年节之时,总得送点礼品。或许并不值钱,就是几个鸡蛋或点家里的新奇分散,或者本身家打的鱼。

固然老婆常说丈夫的投稿费的邮票钱比挣的稿费多,但蒋勋母亲很支撑儿子投稿,哪怕写十几篇只能偶尔有录中一次,还是一些小报。可蒋勋母亲也非常欢畅,感觉儿子写的东西能够印在报纸上,被无数人所看到,这是相称了不起的。至于写稿挣钱和邮票钱,那并不首要。就算亏钱也值得写,何况儿子写稿虽任命的未几,但每月总另有那么两三篇能任命的,撤除邮票钱还是能赚个一两块的。

但是盐自古以来就是国度专营,盐这东西实在就是变相的人头税。毕竟大家都得吃盐。在宋时,朝廷两税支出不过折合两千多万贯,而商税只要一千万摆布,但食盐专卖每年却能获得四千多万贯的支出,相称于两税的两倍还多。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

相关阅读: 狱龙归来    龙御四海    八万彩礼给不起,与青梅竹马私奔去开荒    穿到民国吃瓜看戏    回到北宋当大佬    高冷老公驯妻上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