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明末称雄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12章 军机处与枢密院[第1页/共3页]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上面是一张图表,用图形清楚的把大明军队将来的批示体系重新标明,一目了然。

这是一个很庞大的布局,不过聪明如周延儒、吴甡等人还是一眼看出来了刘钧的真正企图,绕了这么一大圈,实际上就是冲着兵权来的。

而现在,闯贼在中原囊括,宗室郡王都杀了,都兵围洛阳了,哪还能视而不见。不过周延儒倒不是有多心忧河南百姓,他看到的是一个很好的机遇,一个把刘钧赶出京的机遇。

“陛下,老臣觉得,郡王的这个发起是老成谋国之议。五军都督府确切早就名存实亡,兵部独掌统兵调兵权,这与祖宗轨制分歧。现在郡王提出建枢密院掌军令,兵部掌军政,军政军令分开,这是功德。相互制约,方能悠长。陛下年幼,再设军机处,卖力调和兵部与枢密院,为陛下参谋参谋,这也是个好建议。老臣附和郡王此议,以为当设立军机处和枢密院。”

军机处是枢密院和兵部的下级,相同天子、总理处和上面的兵部与枢密院。

朱慈烺传闻这个军机处直接向他陈述,即是他就有权直接参与调兵批示等决策,不由大感兴趣。

“我也反对。”吴甡也站起来道。

最后争辩了半天,刘钧却俄然抛出了一个新的发起。

在这个时候,刘钧是毫不会等闲的分开京师的。没有他的坐镇。想尽快整合京军掌控在手会很难,并且他一走,周延儒等人必定会想体例合力对于他的。

周延儒和吴甡果断反对。

“张山只是湖广总兵官,入河南做战,只怕左良玉不肯共同,本地官府也不会听令。还是需求如郡王这般的重臣督师,方能号令河南。”吴甡也站出来援助周延儒。

河南的闯贼并不是一天起来的,实际上这几个月闯贼一向在攻城掠地,固然河南处所军政两界成心坦白,可朝廷不成能一无所知。只是之前大师都在忙着京中斗争,得空他顾,也不以为闯贼还能再翻起甚么浪来。

“军机处直接向天子卖力,其成员为四顾命大臣、兵部尚书、枢密使、总参谋长、前后摆布中五军司令、以及陆军司令、水兵司令、总设备司长、总后勤司长。”

这个时候,刘宗周说话了。

这也算是一个比较无能实事的官员。

在这张图上,大明天子是全部大明军队的最高批示决策者,在天子之下,是由四顾命大臣为主的军机处。

四顾命大臣,二比二,持平。

搞这么庞大,只为粉饰他夺权的野心。

“那也不是甚么难事,给张山一个中原剿匪总批示的头衔,令河南文武官员悉受其节制。共同剿匪,再赐一把尚方宝剑,足矣。”刘钧笑道。

“那就按郡王之议,设立军机处和枢密院。”天子一语定音。“此事,就由郡王全权卖力。”

兵部真正最首要的调兵权,反而转到了枢密院,通过这个总参谋司和五军司令部,握有调兵权。他们附属的军镇,则直接握有批示权。

而枢密院则是军令体系,握有调令兵。枢密院设枢密使,上面设有总参谋司、以及五军司令部,他们带领天下各个军区和军镇。

二比二。

关头时候,便看天子态度了。

“但是军令军政不分,也是一大隐患。为了更高效更清楚的统兵调兵,有需求重新分开军政军令体系。建立枢密院,并不是规复五军都督府。”

“陛下,自五军都督府裁撤以后。兵事尽归兵部,既管军政又管军令,这与祖宗法制不符。并且现在关外清虏未灭,仍然虎视眈眈,而中原又有流匪未平,四周做乱。臣觉得,为了加强陛下与朝廷对于天下战局的兼顾,因当另建立一个军机处。”

第一任枢密使,最后由现任工部尚书范景文出任枢密使。范景文虽是现任工部尚书,但于崇祯七年拜过兵部尚书并参赞机务,有知兵之名。厥后因为在黄道周一事长进谏崇祯,惹怒崇祯被贬。而后梅之焕入阁首辅,起用他入朝,再次官至工部尚书。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

相关阅读: 都市全能霸主    [综]泉奈有个大背景    我在七零搞玄学    (快穿)祖师奶奶她貌美无边    绝对虚构    足球:我满级的盘带过人,馋哭梅西C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