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功高震主[第1页/共3页]
沉默。
崇祯苦笑,“本年先是数省大旱,然后是蝗灾,接着河南陕西等地又起瘟疫。各地欠收,连普通的税赋都收不起来,又如何征收辽饷剿饷,朝中官员都争相上奏说要灾区免赋免加饷,天下百姓皆朕之赤子,朕又何忍。”
功高难赏。
“四海银行当然没这么多银子,这些银子实在都是天下有钱人的,当然也有很多百姓的积储。四海银行向他们借,按刻日无益钱。钱借到了再给朝廷,朝廷给他们一笔手续费。”
“更何况,陛下先以平匪擒献贼之功特封侯爵,后又以入辽破虏之功再封国公之位,这是多么的光荣?大明二百余年,在他之前也仅以功封过十个国公,而加上柱国者,他更是第二人。何况,陛下还特收他为义子,载入属籍。赐姓授名,恩宠无以复加。”
提督东厂的王之心极力降落调子,谨慎的禀奏。
“陛下莫非也不信赖楚国公?”
“朕也不太清楚这些,不过楚国公跟朕说过,四海银行能够临时周转。”
王之心的禀报,让崇祯内心结壮了很多。当天早晨,崇祯去了周皇后的宫中。睡前,周后亲身为崇祯洗脚。
周皇后一面揉捏着崇祯的脚,一面道,“臣妾虽是深宫当中,可也晓得陛下年前已经打消了剿饷,厥后又减少了近半的练饷,年后,那剩下的部分练饷也都减免了,前不久,陛下还把辽饷也全停了。传闻天下百姓奖饰呢。”
崇祯吐出一句本身都不太想说出来的话,“若此次安定辽东,以继业之功,朕将拿甚么来犒赏?”
崇祯十三年十月十五,一年一度的下元节,是水官解厄旸谷帝君解厄之辰。¢£¢£,这一天,向来是道家做道场,皇家祭坛,官方则祭奠亡灵,并祈求下元水官排忧解难。这一天,朝廷还会特别命令延缓极刑履行日期。
大明天子却还得靠借私家的钱。
“臣妾觉得继业就是陛下的霍去病。”
崇祯风俗于不急着表态。听完禀报以后,他深思很久。然后缓缓的抬眼盯着王之心,问,“楚国公对于朕将他调任辽东,并削去其一镇兵权一局势度如何?他对于朝廷派傅宗龙和范志完两位督抚畴昔态度又是如何?对于朝廷让他当即出兵辽阳,其态度又是如何?”
可现在看来,刘钧对于朝廷还是忠心的。削去一镇兵权没有不满,派去督抚总监等也没不欢畅,让他当即出兵,他也都没有踌躇。
“皇后。你如何看楚国公?”崇祯俄然问。
正和顺的为崇祯洗脚的周后闻言手上停下来,她抬开端望着天子,“陛下为何问这事?”
“那陛下还在担忧甚么?为何又问起臣妾对继业的观点?”周皇后不解的问。
“朕那边有一大箱的奏折,足有好几百份,都是与继业有关的。大半都是弹劾奏折,朕都留中未发。”
乾清宫中,崇祯看了眼出去的王之心,随即闭上眼睛靠在椅上,沉默半晌,复又展开,“奏。”
崇祯沉吟着道,“以他的功绩,这些都是他应得的。”
“他对朕削他兵权之事也没甚么不满吗?”
崇祯点点头,“皇后一语点醒梦中人,复辽平虏为重,朕有些想的太多了。”他对于刘钧,心内里还是很信赖的,先前那番话,不过是因为很多官员弹劾刘钧,称刘钧以一武臣统领十余万雄师,兵权太重,有违大明以文驭武的祖制等等。因为他们弹劾的急了,崇祯一时也有些设法,便削去了刘钧一镇兵权。
“朕没有夸大,朝廷本来每年太仓的银钱支出不过二百余万两。而以往每年的开支都超越两千万两。庞大的差额,朝廷为了弥补这个洞穴,不得不加征三饷,辽饷、剿饷、练饷,一年一千多万两的三饷,本来征收之时说是苦民一年,成果最后却成了常例,端赖这三饷朝廷才勉强保持着开支。”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