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闽南童年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136、洋上村[第1页/共1页]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村头有高楼,乃先生题签的“洋上黉舍”,这是一所完小,因为假日,校园空无一人,传闻就是开课的日子,门生也未几,孩子多数随打工的家长进城了。村部和黉舍挨在一起,村主任请我们喝茶,用洋上的山泉水泡永春的佛手茶,茶汤澹泊甘香,仿佛余先生散文的蕴涵……

不久前,斌哥@余跃斌在永春诗词学会郑会长的引见下拜见了余光中先生,以“天下余姓是一家”为由头,做“乡愁是一杯酒”书法,让余老先生非常隔心,进而荣获他白叟家亲笔题签,喜不自胜,一时在海博传为嘉话。我在九年前(2006年)厦大外文学院座谈会上,以学弟的名义求得余老散文选的现场题签,并有与先生交头接耳的幸运。加上痴迷诗词和酷好笔墨的张墨客和胡八兄,四鱼粉结伴走余光中先生的永春祖厝,可谓志同道合。

我们的轿车驶离永春县城不远,就开端延崎岖山道攀爬,翻过一座山头便能够俯视山坳处的洋上村了。洋上村的“新坂堂”是余光中父亲的故居,出世于南京的余光中是在厥后寻根问祖的旅途中,来到本籍地点的洋上村,以是洋上村的“新坂堂”是先生的祖厝而非故居。不过先生对本籍祖厝高度承认,当局也将这幢风烛残年的余家古厝定为“省级文物庇护单位”。

洋上村农舍错落,但感受火食稀少,村路上偶见老妪、村姑和孩童,这个有四千多人的大村留守的村民已经未几,多数人外出打工。我们在余家古厝的房前屋后留影,百年沧桑,屋在人非,屋后满目绿树,房前佛手瓜的藤叶郁郁葱葱……

因了洋上村的根和新坂堂的脉,永春当局在县城桃源镇建有“余光中文学馆”,我们也顺道访问,固然没有开放,保安还是特许我们进入大厅转了转。文学馆楼高四层,一楼是剧院,或许不久的将来,我们能有缘在这个剧院里聆听余先关于诗歌节拍的演讲。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

相关阅读: 因为我有钞能力    全家都是大佬?那我无敌了!    钢幕星球    后华    茶道师的烦恼    海贼王之圣光领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