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拜五台山[第1页/共3页]
四人商定,事不宜迟,便向山西忻州市五台山进发。在途中,朱登高问道:“五台山,我没有去过,听平话,北宋杨老令公带领着他的儿子七郎八虎保着宋王去幽州玩耍观景,并与北国王子相会金沙岸,为制止辽王不怀美意,行刺宋王,杨大郎扮作宋王,杨二郎扮作八贤王,众弟兄做为保驾前去赴会。公然会无好会,宴无好宴,辽王已设下埋伏,并在酒里下了毒。
朱登高正有兴趣地听他讲解,猛听到身边金艳凤的一声尖叫,扭头看她,只见她手指着弥勒佛像说:“你们看,弥勒佛在哭,堕泪了。”
何玄冰说:“那是传说,不能信觉得真,你到了,就晓得那五台山的奇异之处,保你印象深切,不虚此行。”
他们未入寺院,既见在密林的掩映下,一座雕工极细的木牌坊上,悬着一块书有“清冷震萃”的匾额,向寺院的背景瞻望,但见中间大两边小的高山,活像是天工培养的一个立体的“山”字,如同中间坐着一尊大佛,摆布两边有佛伴随,令人寂然起敬,双手合十,祝祷人生的安然。他们入寺环顾,观庙中方砖甬路,两边栽有松柏,寺院开阔,院落整齐,殿宇宏伟,摆列有序,好一处佛门净地,一派寂静厉穆气象。
朱登高难以置信,扭过甚来看,弥勒佛眼中公然流下泪来,心中百思不得其解,弥勒佛明显是一尊泥像,如何会堕泪呢?莫非真是弥勒佛显灵,给世人甚么兆示吗?
他们顺次进殿拜见以后,走进最后一进藏经殿,大殿坐西向东,有南北两侧的堂屋烘托。大殿正中靠后墙,塑有一座高大的弥勒佛像,头部伸到了二层大殿上。弥勒佛的塑法与进步天王殿弥勒佛的泥像截然分歧,不是盘腿打坐,而是作坐的姿式,双腿天然下垂,脚蹬在地上。
碧山寺中轴线上有四座大殿,第一进大殿是天王殿,殿内正中佛龛内供有弥勒佛,两侧立有四大天王,个个横眉立目,威风凛冽,具有震慑之势。他们虔诚叩拜弥勒佛后,表忠心,发誓词,义结金兰,三人尊朱登高为大哥,然后根据春秋何玄冰为老二,贾云飞为老三,金艳凤为四,要求同存亡,共磨难,有福共享,有祸共担,如有异心,不得好死。他们信誓旦旦表白心迹以后,绕过弥勒佛,看到后门正中的龛內立有护法神韦驮,身高体大,气度宣昂,威风凛冽,双手合十,托有降魔杵,大有降魔除怪之威,震慑妖妖怪怪之势。
三人对他成为盟主不平,唯恐他用甚么换影把戏障眼法棍骗了他们,当着他的面又不敢提出甚么迷惑,怕他真有甚么乾坤大挪移之法,若迁怒于他,会遭到伤害,就像那条金鱼被他吃掉一样,落得个有来无回,岂不留下遗恨,成为孤魂野鬼,为自保,只得临时服从,退一步再说。
北台叶斗峰,海拔3061米,是五台最岑岭,有“华北屋脊”之称。何为叶斗?因其台顶平广,在其下俯视山岳,巅摩斗杓,故觉得名。康熙天子曾有诗赞曰:“绝磴摩群峭,高寒逼斗宫。钟鸣千嶂外,人语九宵中。朔雪晴犹积,春冰暖未融。凭虚看陆海,此地即方蓬。”此处山峦起伏,寺庙林立,立石如刃,卧石如虎,千峰排戟,万仞开屏,风景美如画,留得游人恋,大天然鬼斧神工,到处吸引着游人的眼球。
第六章:拜五台山
朱登高猜想他们三人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美意。因为他从他们相互互换的眼神中看出,他们仨人之间仿佛有了默契,定下了对他磨练的计划,借以磨练他的才气和胆量,他若不承诺他们的要求,申明本身心虚,不但对做四帮盟主有望,还会遭到他们的挖苦与嘲弄,不但结不成盟,不欢而散,并且给他建议者留下毕生的遗憾。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