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救济州(下)[第1页/共2页]
这黄文元并未读过甚么诗书,是参虎帐里出身,年近五十也只是个八品小官,现现在本身的县令弃城逃窜不知去处,即便那县令返来朝廷也得治他的弃城之罪。黄文元听到柳逸玄要保举他做东平县令,一时内心窃喜。赶紧笑道:“有劳柳大人保举,小的当然情愿。”
柳逸玄一听康王这么快就定下了战略,明显是跟马梦龙事前筹议好的,底子用不着调集将领们商讨,这马梦龙也不知使了甚么手腕,竟让康王如此信赖,不过就马梦龙的战略来言,也并无甚么不当之处,毕竟康王手里只要三万人马,若与金人硬碰硬的拼杀,必定是有去无还,倒不如等着兖州和青州的兵马一道,如许才有能够跟金人正面对决。
“甚么?如何又来了一支人马?奶奶的,这小小的东平县这么热烈,大半夜的也有人来攻城!”康王又问道:“你们可曾晓得敌将是谁?”
马梦龙言道:“千岁之言,实在令末将忸捏,圣被骗初是让末将跟从千岁前来援助济王,现现在济州已被金人围困,我们一时也进不了济州城了,依鄙人之见,还是先暂居东平一线,看看其他几路救兵的环境再做决定。据末将所知,济王被围必然会向兖州、青州求援,我们孤军前去与金人决斗,无异于以卵击石,必将会丧失惨痛,若能和其他几路兵马一道去救济,必定会大大增加胜算。”
“听清楚了,听清楚了。”黄文元也是甲士出身,天然晓得现在军情告急,不敢迟误了大事,只得连连点头服从。
柳逸玄带着那伙东平的守军往县衙赶去,那东平的团练副使姓黄,名唤黄文元,是这东平本地人,本来在泰安府里做过一个押司,厥后跟着年事增加,不肯再外出跑腿,就花了些银子在本身故乡县城里捐了个团练副使,本来团练副使也是个闲职,完整能够当作一个养老的差事,谁知金兵本年南下,那县令和团练使也都跑的无影无踪,是以他这团练副使就是本地留下来的最大的官了。
世人筹议结束,康王让黄文元向城中百姓征集米面,将城里的几家富户的粮米征收出来作为军粮,并留下借券,承诺打完仗以后会如数偿还,城中富户一时无法,只好把手里的粮米都进献了出来。
“你怕甚么?你是怕我们的军马把你们这县城吃空?哼,瞧你那点出息,要不是这些将士在疆场卖力,那里另有你们这些赃官在火线中饱私囊的机遇?!妈的,真是一群败类,怪不得要亡国呢!”柳逸玄见这老滑头只策画着本身升官发财,一时心头燃起肝火。本想把他罢免查办,又怕一时找不到接任的人选,只好骂了他两句泄愤。
“嗯。”柳逸玄无法地点了点头,这些官吏跑的太快,想把他们再调集起来怕是也不成能了,因而对黄文元说道:“黄团练,既然你是这东平府的官吏,又对县城的环境比较熟谙,我会禀报康王千岁,保举你做个代县令,利用县令职责,你可情愿?”
“那好,只要你情愿就行,不过话又说返来了。我可不能包管你这县令能当到甚么时候,如果今后吏部再派来一名新的县令,你也得乖乖让贤晓得吗?”
“不不不。小人不是这意义,小人是想,既然康王爷是去济州救济的,就应当不会在我们这儿逗留过量的时候,再者说……我们县城本来就没有多少赋税。小人怕……”
黄文元言道:“回柳大人,我们这县城统共不到四万人丁,但这些天有部分的百姓外出流亡去了,至于现在城里另有多少百姓,小的也不清楚。这县衙的差役本来有一百来人,都是本县人,明天早上金人攻城时,大伙都携儿带女的逃窜了,估计一时也找不到几个差役了。”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