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天高云阔[第1页/共3页]
火舌舔抵,隐闻丝丝声。坐在斜劈面的荆州刺史王廙,捧着茶碗瞅了瞅族兄,淡声道:“阿兄,纪思远此举,令人难测其腹也。”
刘浓出陆氏,再返顾氏。
笔迹模恍惚糊,有些看不清。
已走到门外的骆义身子猛地一震,压住心中喜意,缓缓回身,只见刘浓正缓缓起家。
骆义吸了一口气,脸上洋起淡然笑意,徐迎而前,揖手道:“骆义,见过刘郎君。”
因而乎,非论士庶目光皆转而他顾,而纪瞻却抚着长须另布他局,结合谱碟司、尚书府,借两门生员涌至各地时,一一清理:查,余杭中次士族姚氏,门不对庭,阅不及阀,大司徒、尚书府、谱碟司核之,降余杭姚氏为次士,一应荫户需着日报官,官、私田应马上再核;查,钱塘贺氏,功劳三代,汇于江表,晋次为中……;查,吴县桥氏,桥公以后……
刘浓右手悄悄抹过左手,走到门外,对碎湖道:“备车,去吴县。”待碎湖领命而去,美郎君看着骆义,慢声道:“刘浓前去吴县,非为骆氏,亦非为骆隆。”
骆义神情略带难堪,见刘浓眉色似有迷惑,顿了顿,笑道:“刘郎君,昔日山阴城下,你我见过。”
王廙又道:“也罢,不言纪思远,且言他,他任刁协、刘隗以抗我王氏,敦兄忍之,他暗建镇北军,敦兄忍之,现在,又听信刁协谗言,渐疏阿兄,尚可再忍乎?再忍,怕是阿兄便将退入会稽也。阿兄为他殚精竭虑,所为何来?尚请阿兄莫与敦兄置气,当年澄兄放肆,敦兄乃不得不杀也!”
听完骆义之言,刘浓剑眉微皱,端着茶碗细品,心中却瞬息百转,细细一阵推断后,已然稀有,不知怎地,面前却仿似晃出骆隆那放肆放肆的脸。
公元319年,春末。
看着那缕月色的袍角浮隐于柳丛深处,由陆老领着经小门而出陆氏,陆晔眯着眼叹道:“良才佳资也,何如却,却自不量力……唉……”
骆义在门前顿足,眺望悠悠苍云,淡声道:“此事原属骆氏辛秘,骆义为救阿兄,故而奉告于君。现在阿兄已然身败,孤身孑然,唯余项上头颅一颗尔。王公谋天下,家属谋靖平,阿兄谋何也?阿兄罪名昭著,阿兄为何也?刘郎君好生了得,为救老友而亡阿兄。然……”言至此处一顿,回顾笑道:“来时,骆义转道于娄县,见阿兄于狱中。阿兄有一言代之于君,刘郎君可想闻知?”
四目相对,骆义微退。
表书,朱帖而白壤,抽出内里左伯纸,置于灯下细阅。
刘浓微微一笑,奉茶至顾君孝面前。
闻言,骆义神情蓦地一怔,手中茶盏滚落于膝怀,而他却涓滴不觉,颤抖着嘴唇,直勾勾盯着刘浓,家属已弃阿兄,他又入不得顾氏之门,阿兄,待斩……
评合,吴郡小中正考核,扬州大中正评定,吏部、大司徒府任职。
刘浓问道:“骆郎君,何往?”
“家属,汝可知家属乃何?”王导欣然一叹,用手掌着矮案渐渐支起家子,由两婢扶着,缓缓向室外走去,待至门口时,望着天上轮月,叹道:“汝走时,由后门出吧。”想了想,终道:“家属,唯有存根,方可连绵,若行于尖刃之上,亡之不远矣……”
……
继尔,又摇了点头,非也,非也,顾陆隔阂甚深,岂会如此等闲便联作一气?
顾君孝再道:“吴郡中正一职,汝可知落于何人?”
顾君孝佯怒道:“且答之!”
王导道:“既弑平子,何故再弑侃弟?”
阅毕,置书,端茶再饮。
小事尔,大事,在豫章啊……
“且慢!”
踏出顾氏,天高云阔。
待拖尽最后一笔,又从案下陶出一封朱表,在沛郡刘氏四个字上交叉一撩,而后度步到窗前,暗思:顾陆联书,由娄县旧事为由,宛拒沛郡刘氏入吴,此乃小事尔,吴人治吴,吴郡乃吴人之地也,当不成强为。但是,顾陆结合,大事也……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