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双鹤入帘[第1页/共4页]
刘浓笑道:“妙在见形而知意,妙在觉意已逼真!”话语出口,却蓦地想起另一幅画来,心道:亦不知这画作成,可否与那画比拟。嗯,画风虽有分歧,然画心应是相差仿佛矣……
“刘,刘郎君……”
“美哉!”
小郎君道:“我尚未说完呢,厥后七哥也跳下去了!”
“无妨!”
“哈哈!”
此非简画,一日不成作完。
言罢,陆纳跟着家随大步而去。
呀!
陆舒窈懵了,但见得刘浓正立其右边,手中捧着画笔,胸前则染着一团黑墨。方才刘浓看得当真,她递笔过来竟一时没留意,笔尖朝着他,恰好,涂一朵。
陆纳大笑,刘浓亦笑。
唇润如樱红,一点;鼻似初藕,脆危;眉则若烟,细薄;最是那眼,仿若投星入墨湖,星光灿烂尽皆乱闪;突地,浩大的银河一暗,原是梳子轻剪,再度一裁,稍敛。
香,暖暖的,绕鼻。
刘浓心道:此等定形法更易突神,真若春蚕吐丝也!
“独妙,妙在何矣?”小郎君蹲在潭边石头上,不知何时,竟扯了条渔杆垂钓,头亦不回的问道。
PS:保举一部民国女频小说《锦秀繁华乱世歌》,女主会盗墓,会神通,会弄蛊……
陆纳背靠柳树喝酒作陪相候,面上已染三分晕红,举着酒壶笑道:“瞻箦,美人如玉,双鹤共舞,该当入画矣!走,看画去!”
陆舒窈大吃一惊,疾疾的问道:“再而后呢?”
见天气趋昏,刘浓深思着稍后返来尚需得练剑,便换了套箭袍穿上。这套箭袍是碎湖的手工,杨少柳的绣纹,华而不彰,线条笔挺,衬得其人另作一翻风采。
再往上抬,定眼。
“我也回了,把它给炖了!”小郎君用根草绳系了那只螃蟹,竟晃闲逛悠的提着去了,身后则跟着四个捂着嘴偷笑的小女婢。
“嗯,不错……”
小郎君猛地转头一看,仿佛鱼线真鄙人沉,心中大喜,自其直钩行钓以来,尚是初次有鱼中计呢。冒死扯鱼杆,焉知用力过猛,啪的一声,有物远远的落在火线,飞奔至落地处一看,面色顿疑,随后沉沉若水。
醉月玉仙,他……
半晌,陆舒窈浅笑道:“刘郎君,我们亦回吧……”话将出口,便顿住了声,刘浓亦愣了愣。她偷偷瞧了一眼,低低的喃道:“顺道罢了。”
多情么?无情是残红……
陆舒窈正在定形,刘浓精通几分画技,见她用的竟然是埃墨,心中甚惊:定形埃墨最难,却亦最易着彩。但见其笔尖轻吐,柔而不断、慢而稳定。不见勾撩,只作浅染,只得半个时候畴昔,便已初初定形。刘浓作画亦行浓淡推染之法,却绝对做不到她这般的互推有致,墨迹尚未干,初形已呈层叠之势。画为全景,着墨倒是远景,模糊可辩得柳下人、潭中鹤,正正起舞。
刘浓道:“嗯,顺道!”
星湖低低不见。
“唉!”
小郎君才不肯等他们,大声叫道:“我和阿姐先去,你们自去东园?”
一只螃蟹!
“捉鸟?阿姐当我是三岁孩童乎?”
“哦?”
画案摆在柳树下,陆舒窈跪坐案后,眯着眼睛打量着青草丛中闲游的幼鹤,明显正在取景。作画取景,在乎于心、眼灵敏;切莫藐视这取境,表情若高,画境则不低,反之亦同。
一听此言,陆舒窈心中竟有些闷闷不乐,不出声色的问道:“而后呢……”
……
“再而后?”
君归院,绿竹斜斜。
“不要。”
一人一鹤足足转得有小半个时候,陆舒窈才取景结束;刘浓不由得哂然一笑,心中却轻巧非常,伸指轻弹一下那尚想再转的幼鹤脑袋,慢悠悠的直起家向陆纳行去。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