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九章 颖川旧族[第2页/共3页]
很久,很久,刘浓暗觉眉心酸楚难耐,用力揉了揉,复又闭了下眼,深吸一口气,缓缓开眼,朝着荀灌娘沉沉一揖:“刘浓得遇荀娘子,何其幸也!”吐出胸中浊气,浅笑道:“然,即如浮云苍狗,亦若青山绿水,难言去留。若,如果……”
刘浓身子一个趔趄,缓缓回顾,皱眉看了她一眼,摇了点头,卷袖闪入月洞。
闻言,郗鉴眉头皱得更紧,十余日前,纪瞻来信,司马睿邀其暗撤徐州,以防王敦兵行建康。若撤徐州,兖州定然不保,郗鉴镇守兖州多年,虽早已餬口退意,然事及眉下,却不免心存忐忑,若失兖州,必苦万千百姓,何如王敦锁江,导致兖州瘠薄犹胜豫州,不弃何如?
庐江西南,杂草蓄莺飞,离离村郭漫田野,杜弢奉王敦之命,引军五千入驻灊县,与合肥相距百里,静待戴渊前来。
秋高气爽,碧空万里无云,草海连绵至天涯,内里鸟起虫飞,激草拟浪翻卷,郗鉴身着戎甲,昂立于城头,眉宇凝重。
“吱,吱吱……”
熙熙攘攘的街头,飘来一束大红,荀娘子来得甚疾,待至近前,斜斜一拔马首,拉出一道半弧,刚好与刘浓并肩,身子尚未坐正,声音已然响起:“阿弟来信,颖川旧族由襄阳启程,指日便至许昌。”
“同也!”刘浓脱口而出。
郗鉴长长喘出一口气,目凝若水,侧首看向英挺不凡的宗子,渐而与一人堆叠,闭了下眼,却难摒心中难过,暗忖:‘瞻箦已若青鹤,一飞冲天,何如璇儿……唉,悔过已迟,莫若不悔,其何如哉……’
庐江郡与历阳郡间隔极近,袁耽闻知,不出声色,静观其变。
待至县公署,刘浓阔步入内,恰逢闾柔擒着纸莺,拽着裙摆朝外飞奔。
郗愔见阿父愁眉舒展,尚觉得阿父忧心兖州,便笑道:“阿父勿忧,下邳尚屯八千士卒,孩儿镇守于此,外倚韩屯骑与华亭侯,定可拒胡于外。阿父自泰山城出兵,缓缓撤入徐州……”
太四兴年,七月初五,立秋,斗指西南。
当下,二人并肩驰向县公署,一起无言。
半晌,不闻声。葛灌娘秀足踏蹬,斜拔马首,直面刘浓,半眯着眸子,声音冷寒:“若仅我荀氏,刘使君意欲何为?”
“原是,刘侯。”刘浓表情大好,转眼之时,却见小黑丫骑着小红马,倚于城下松间偷窥。
“呵呵……”
“绮月需好生习诗书,何需纸莺。”刘浓淡然说着,来到桂树下,跪坐于苇席中,靠近桥大美人,附耳低语几句。亦不知说了甚,桥大美人手中细笔轻颤,滴墨入纸。
刘浓冷凛的神情蓦地尽收,露齿一笑,童心忽起,伸出一根手指头,朝着小伊威勾了勾,竟然问道:“汝乃,郭郡吏,亦或……刘侯?”
荀灌娘子眉心浅凝,脸颊却渐渐红了,低头道:“灌娘已十八了,阿父令灌娘回襄阳,灌娘不允,娘亲,娘亲……”说着,紧紧的按着剑柄,肩头微微颤抖。
稍徐,按着楚殇,快步走下城墙。
身后传来沉重铁履声,郗鉴未转头,指着邺城方向,沉声道:“石勒据三万雄兵于邺城,十余日便可抵锋至下邳,此僚屯邺城,于兖州而言,恰若芒刺在背矣!”
荀灌娘控住马势,秀眉微皱,斜斜瞥了一眼刘浓,冷声道:“荀氏。”
华亭侯看着小黑丫落荒而逃的背影,淡然一笑,初见小黑丫,肥胖轻巧,仿佛雨中雏燕,光阴荏苒,不过载余,已然长成皎皎小女郎了,而上蔡亦如是,心中顿生温软,转而滋长豪情,纵眼扫过上蔡表里,沉声道:“草海化粟海,立章若筑城,极其不易,岂容几次!”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