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第1页/共3页]
跟着寺人走入崇华殿,几人都微低着头,举止谨慎。舒仪站在最后,借机瞅了一眼,心中暗惊:宁妃离地远,瞧不清,中间坐着几个年青男女,衣袍华丽,四皇子郑衍和杨臣鲜明就在此中。
郑衍俄然道:“娘娘,既然已有了乐和歌,何不声色齐上,前些日子弩使为父皇献的剑舞让人难忘,不如就让舒蜜斯以剑舞和曲吧。”
此时,先前的宫装少女跑到宁妃身边,在宁妃耳边悄悄私语几句。
殿中诸人漫不经心肠看舞,俄然见舒仪一个踉跄,还觉得她将要颠仆,有宫女掩嘴偷笑。这时却见她淡烟紫的裙裾层层泛动,垂曳的广袖也翻飞如舞,剑光在袖口模糊透出一泓碧色,真如云霞初举,曦光一现。
舒仪才想说琵琶,现在被挡了归去。
杨臣但笑不语,太子宁妃诸人都疑为目炫。
宁妃瞥了一眼说话的少女,眼神和顺又锋利,顿时让调笑不止的笑声渐息。她对站着的舒仪四人招招手,宽裕不已的四人走到她跟前,间隔几步远。
寺人已取来一柄剑。舒仪接过,剑长不过一尺,比平常剑要短很多,倒有些像匕首。
舒仪听到身后噗的一声轻响,似有珠玉落在地上,她一转念,脚下便踩到了圆圆的硬粒,殿中青砖光滑如镜,她这一下措不及防,顿时今后滑道,手上的剑也脱手而出。
琴音起,箫声齐,一曲《春迟》,熏熏然如暖风拂过,委宛乐声似莺啼似鹤舞,春意劈面而来。
世人的视野都胶着在她身上,舒仪也不去看那些目光中是戏虐还是轻视,她垂下眼睛,一时拿不定主张。
舒仪发明沈玉非常自矜,为人与其仙颜恰好相反,极其内敛,不知是生性如此,还是胜券在握。她稍一入迷,抬眼正碰上宁妃通俗的目光,忙低下头。
一个寺人跑出殿去取琴和箫。太子见了,笑容里多了几分兴味,说道:“娘娘可不能萧瑟了这两位蜜斯,何不让四人合奏。”
郑衍心不在焉地扫了一眼,俄然脱口“咦”了一声。
舒仪掌心沁出汗,深深低下头:“百年前的事,我确切不知,也不知旁人如何得知。”
凡士族女儿都要学一两样熏陶脾气的艺技,舒家天然没有例外。舒仪六岁抱起琵琶时,教习先生还曾赞过她很有灵性。可惜厥后要学的东西太多,她也没有过人的资质,刻苦学习之余,琵琶的技能早已荒废了。
宁妃想了想说道:“这冰天雪地的,你们就奏一首‘春迟’吧。”
太子笑地和顺,对宁妃道:“娘娘的目光好,看来三弟有福了。”
世人看着舒仪宽裕,太子身后的几位公子蜜斯毫不粉饰地笑了出来。
郑衍还未答话,身后一个宫装少女嘻嘻笑道:“四哥哥准是想要娶王妃了。”话音未落,几个贵胄公子蜜斯都笑了起来,就是冷峻的太子也暴露浅笑。
曲调缭绕不断,音转而柔婉。
舒仪大急,剑如果落了地,她明天就落下骄易之罪,还授人以口舌。她快速脚尖一点,如轻羽般浮了起来,广袖突然飘飞,手腕上黑镯已化成一条长线,缠住了剑柄,她一摆袖,衣带当风飘举,剑已飞了返来。
沈玉垂眸,答地不疾不徐:“在娘娘和殿上面前献丑了,我愿和琴箫之音歌一曲。”
几位少女内心本就忐忑不安,又听到太子和四皇子在坐,顿时严峻起来,转过身向两位皇子施礼。
公主一皱眉,郑衍淡淡说道:“长华,不成混闹了。”
太子问:“四弟看到了甚么?”
她颦眉失神,脸上有些迟疑,殿中诸人都瞧出她的难堪。
舒仪只要苦笑,恨不能答复“那我留在这里赏识”,殿中的视野不约而同地朝她看来,齐刷刷的很有压力,她揉揉额角,抬眼瞥见坐在贵胄后辈中的杨臣闲适地饮着茶,自顾笑地高兴。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