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君子九思[第2页/共3页]
齐勒泰却面不改色,伸手放下筷子,“那有那么邪乎,我就是文家的人,我们家的家底我还不晓得?那是有人别有用心,呵呵,街面上也有传言,说七格格养面首呢!”咸安宫的官门生分红两派,本希冀着从咸安宫往别传,搞出点大动静,但是传着传着就偃旗息鼓了。
“外务府的事非论,但这新学……”张若岚道。
“白头宫女在,闲坐话玄宗”,是各朝各代的弊端,却非论朝代更替,相延下来。
“对,前段日子,外务府这起子人与格格竟是战个平局,确切出乎门生料想。”汪辉祖感慨道,“这格格,真不简朴。”
待汪辉祖代荫堂把一众客人送走,寺人头武桂已是沏好茶水,“焕曾,坐。”荫堂看起来竟是表情颇好,“今晚,齐勒泰与高塞都有些不纵情啊!”
“生在皇家,从小耳濡目染的就是你争我夺,诡计算计,浅显人家孩子的游戏是过家家、捉迷藏,他们的游戏就是推断民气,与人斗!”
张凤藻笑道,“顺手涂鸦之作,哪能当真?”
“那里,礼亲王在说宫当选秀女的事呢,”这翰林院的掌院学士,虽是一介读书人,但也是宦海中的人精,也知齐勒泰的出身,不声不响地把话题引向了外务府,“还要从秀女当中遴选女官呢!”
张凤藻穿戴一件酱色风毛湖绸夹袍,在书桌前秉烛而坐,他细细地看着面前这一摞书稿,提笔细细校阅。
“王爷说的是,”汪辉祖固然拥戴,但却不敢接着这个话题往下说,因为荫堂府里也是一样,“这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一方要去官,一方就全革了去;一方要查账,一方就将账抹得溜光水滑;一方想要整治采办,一方就能罢市来应对;一方造出个四大师族的歌谣,一方就能传出公主养面首来,刑部、户部、都察院虽是在外务府待着,竟也都是毫无作为!”
“噢,是香涛啊,”张凤藻摘下眼镜,“用过饭了吗?”他看看一旁摆放的自鸣钟。
“当然不纵情,”汪辉祖笑道,“内心要说的话没说出来,就是那酒喝进嘴里也是无滋有趣。”
郑亲王府又是一番气象,红烛高烧,荫堂、礼亲王高塞、吏部尚书魏瑛、翰林院掌院学士庄士敏、师爷汪辉祖正围坐一处,菜过五味,酒已半酣。
“父亲,齐勒泰大人过来了。”书房的门被推开了,一其中年官员笑着走了出去,张凤藻的大儿子张若岚笑着跟在他的前面。
汪辉祖看看荫堂,这较着是要突破上三旗办理外务府的传统,要不转来转去还是上三旗,还是那四大师族和二十多个小家属,外务府就永久死水一潭。
旗人家的女孩子,从十三岁起,都要到各旗都统处备案,筹办遴选,大金一朝,规定甚严,即便封疆大吏、六部尚书家的蜜斯,也不能擅自订婚,违背者轻则遭到怒斥,重者革去官职,交刑部议处。
高塞笑道,“大女人上轿,都有个头一回,渐渐风俗也就好了。”二人对视一眼,目光顿时又分开了。
张凤藻开初悄悄听着,此时,却俄然插言道,“外务府的事,你们都不要掺合,香涛,你虽是文家的人,但也是六部的尚书,当体察圣意,不成因小失大。”
一阵风过,暮春的雨不紧不慢地下了起来,雨雾迷漫,相府书房门上的牌匾也浸湿了,雨幕中,模糊可见上面三个遒劲的大字――“笃素堂”。
“新学如何了?”张凤藻打断儿子的话,“新学推行,上体圣意,下合民气,没有甚么不好。”
荫堂与汪辉祖俱是对视一眼,笑着看着高塞。
齐勒泰忙笑道,“我们这一支,是文家的远支,在外务府里担负差使的早没几小我了。”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