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叛将蠢如彘[第2页/共3页]
崔乾佑看着蒲伏在脚下的李万忠,胸中五味杂陈,一则悔怨看走了眼,放走了那唐军特工。二则,因为本身自觉标自傲,使得大好局面几乎毁于一旦。
现在的陕州城除了能带走的,带不走的财贿粮食早被高仙芝和太原仓一起付之一炬,就连这座城本来也要焚毁的。而他现在能进献的,也仅独一这座空城罢了。
而现在兵临城下的倒是安庆绪麾下的一名幸臣,固然安庆绪是安禄山的儿子,可隔着层层干系,现时的包管将来又有多少能够作数就难说的很了。
陕州城门翻开,秦晋等人丢下了乱哄哄一片的逃卒,在见到出城相迎的杜乾运后,数百马队裹着投降的唐军守将旋风普通横扫入城。
到了千钧一发的时候,杜乾运如何肯放弃,便拼尽力量道:“下走并非胡说八道,实在是有件紧紧关键的绝密事,只要长史君承诺了饶过下走一命,下走便悉数奉告!”
那书吏略一思考,便回道:“此人保护皆是同罗部马队,都是与安大夫身边曳落河不遑多让的胡兵,身份岂能有假了?再说,事到现在将军另有悔怨的余地吗?”
但这并不代表崔乾佑不肯与唐军正面一战,那些临时拼集的贩子之徒如何能与唐朝边军相提并论?在洛阳时,就是他不计代价,一次又一次将申明赫赫的封常清打的一败再败。不过很可惜,朔方、陇右乃至安西的唐朝边军,都出奇分歧的动兵迟缓了,起兵已经一月过半,放眼疆场上却还是这些临时拼集起来的不堪之兵。
话虽如此说,他还是顺手接过了木匣,翻开一看,原也是平平无奇的一颗珠子。这于生在一千年后,见地过太多精彩仿品的秦晋而言,实在没有多少吸引力,随便扔给身后的一名护兵,抬腿便往太守府中而去。
面前这位蕃将的态度有些奇特,杜乾运总感觉他话里话外竟仿佛在为高仙芝可惜。正思忖间,蓦地听得一声暴喝。
蔡将军不问府库财贿,天然是心领神会的成果。但是,对方不问,他却不能不说,迟疑了一阵才道:“实不相瞒,户口籍册尚在,只是百姓却都被高仙芝裹挟而走,府库中的财贿也都悉数搜掠一空,带不走的均已付之一炬!”
“展开了你的狗眼,某乃天子亲授弘农郡长史!”
下了马,还未及进入城中官署,杜乾运就忙不迭的献宝取宠。在他看来,天下官员都是普通样人,唯好权与钱。这一颗东珠世所罕见,代价连城,得来实属不易,现在将之送了出去,心头正在滴滴流血。
杜乾运游移了半晌,书吏却又催促道:“那蕃将说的狠辣,若将军过了半个时候没有回话便要自取之!”
秦晋心中一动,何不听听他所谓的奥妙?刚喊了句“且慢”,便有卖力鉴戒的唐军军卒吃紧赶来报讯,见到主将杜乾运被捆绑当场,不由愣在当场,半晌才大声禀报。
“城外五里有四五千人,正缓慢向陕州城靠近。”
杜乾运被责问的哑口无言,只不断的祈告饶命。此时现在,他早就被下落了胆,连赫赫威名如高仙芝、封常清都被胡兵打的屁滚尿流。何况他从未伶仃领过兵,打过仗,可谓毫无作战经历。只仰仗祖上的荫功才得了散官将军,便走了宰相杨国忠的门路,本想趁此机遇出京为将,捞些功绩,哪料获得竟是个九死平生的结局。
虢州城外,尸身累累,山呼海啸的叛军一浪又一浪打击着已经残破不堪的夯土城墙。临时打造好的冲车在胡兵卖力鞭策下,缓缓冲向城门,一人难以环绕的原木吊在车梁上,八条小臂粗细的铁链绷得紧紧的,原木顶端镶着生铁灌注的锥形冲锤。跟着铁链来回摆动,数百斤重的生铁冲锤在原木动员下,一下又一下撞击着厚重的城门。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