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四章 物是人非[第1页/共2页]
赵越恋慕不已,黄猛甲进宫的事他也传闻了,一个琼州府的土司峒主,做了朝廷的武官不说,现在竟然被天子亲身封了个锦衣卫千户,就算是挂名的虚衔,那也是祖坟冒青烟了,比拟他盘曲的宦途,要顺风顺水很多。
本来,自从夏天南在琼州强势崛起后,琼州府大小官员的日子越来越难过:甚么都不管就是渎职,朝廷究查起来跑不掉任务,可如果利用官府权柄获咎了夏天南就有生命伤害,原昌化知县卢庚余就是活生生的例子。赵越作为同知,在琼州营和知府中间两端受气,秦秉严甚么事情都把他推在前面,不敢正面获咎琼州营,几年下来,赵越头发都白了很多。为告终束这类煎熬的日子,他散尽家财,展转找到了本身当年的座师――户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吴宗达,追求了一个户部主事的位置,算是离开了苦海。
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就这么翻篇了,除了崇祯有些遗憾,曹公私有些愁闷以外,没有掀起更多的波澜。
一行人走的是水路,比陆路快很多,没过量久就到达了南京。
黄猛甲也认出了这个当年本身见过品级最高的汉人官吏,也笑呵呵地回应:“赵同知,这几年过得可好?”当年除了知县,他对汉人的官职称呼和品级一无所知,跟着夏天南后,眼界也开阔了很多,现在更是连天子也见了。几年下来,起码对琼州宦海还算非常体味,晓得同知是知府衙门的二当家。
此中户部的一名主事竟然还是黄猛甲的老了解――前琼州府同知赵越。
闻声天子承诺能够不消留下,另有犒赏,黄猛甲高欢畅兴地跪下叩首:“猛甲谢过天子。”
构造几万人的长途运输不是简朴的活,不过琼水兵在山东堆集了很多经历,构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流程。起首是停止开端的鉴别,策动大众指认混在人群中的流民军头子,揪出来一一正法,毁灭了能够产生暴动的泉源;然后按身材状况和年纪大小分红多少批轮番登船,大哥体弱、身材有病的先留下来保养,身材相对安康的青壮先走。至于在山东那一套安家费之类的动员法度就免却了――这些来自陕西、甘肃等地的流民与山东本地饥民分歧,全都是背井离乡、无家可归的人,只要指条明路能活命就成,底子不需求动员解释。
在黄猛甲来回都城和南京的这段日子里,琼水兵也没闲着,除了安设伤兵,最大的任务就是将求雨山之战俘虏的流民从南京港口经长江出海运回临高。
两人几年前是官和贼的敌对干系,现在物是人非,没有了好处上的抵触,有琼州府的一份香火情在,两边唏嘘感慨一番世事无常后,一起上倒也相处和谐。黄猛甲并不晓得赵越代表户部去南京是甚么任务,他也不体贴这些事,一向没问,赵越也乐得不说,毕竟兵部、户部尚书都再三交代“捐饷”这件事要保密,免得泄漏出去失了朝廷和天子的面子。
赵越率先打号召:“黄峒主,别来无恙?”
固然从正五品的同知出任正六品的户部主事看似“屈就”,但是吴宗达承诺他,广东清吏司的郎中年纪大了,不久就要致仕,保举他补缺。同是正五品,户部郎中就比州府同知强了太多,算是赵越如许的佐贰官最好的前程了――归正在琼州按部就班从同知到知府,再渐渐往上熬到参议、参政、布政使之类的官职对他来讲已经成了不成能的任务。
赵越叹了口气:“我已经不是府同知了,现在只是户部湖广清吏司的一名六品主事。”他趁便解释了本身官职的窜改。
黄猛甲完成了任务,带着犒赏的黄金和锦衣卫千户的头衔踏上了归程。随行的另有宣旨的寺人、兵部一名侍郎和户部派出的几名主事――这几人负担着不敷为外人道的任务。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