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一章 琼海镇与平南总兵官[第1页/共2页]
内阁发起,大臣无人反对,天子亲身点头,因而关于夏天南的封赏就这么定下来了。
临高南园内,夏天南和司马德等亲信跪在地上耐烦听寺人宣读了圣旨,喜不自胜,吃力了心机总算达到了目标,并且比设想中的更好,名正言顺成为了半独立的王国,离开了两广总督的统领。至于琼州府的官府,本来就被拿捏的没有半点脾气,现在更是有了圣旨这个尚方宝剑,从知府到各知县,连个屁都不敢放了。
本来留中不发的广东巡抚慕天颜要求在琼州开镇的奏折被带到了朝会上会商,崇祯内心已经有了腹案,但是想听听朝中大臣的定见。
夏天南喜气洋洋地答复:“这个只是浮名,首要的是崇祯给了我相称大的自主权,熊文灿不能管我,名义上的管束都没有了,今后移民、裁军更是无所顾忌。”
用厚礼打发走传旨寺人后,大师都喜上眉梢,司马德说道:“恭喜将军,琼海镇一设,将军就成了大明屈指可数的几名武将之一,已经达到了武人的鼎峰。”
一场大戏就此闭幕,最后以夏天南得偿所愿而告终。琼州营升格为琼海镇,成了半独立的军事王国,除了名义上接管朝廷的节制,全部南边已经没有任何人能够对夏天南发号施令了。
但是让崇祯千万没想到的是,内阁提出的建议,获得了六部、都察院等首要部分的分歧同意,几近没有反对的声音。独一呈现争辩的,就是关于“平夷总兵官”的名号。
夏天南自导自演的戏唱完了,接下来就看崇祯、内阁大臣们这些VIP观众如何打赏了。
考虑到倭寇绝迹多年后又呈现,谁也不敢必定会不会有下一次,大师都需求夏天南如许一个能庇护本地安然的强力军头坐镇南边。因而统统东林党派系的大臣定见都高度分歧:就事论事,此次不进犯温体仁的发起,包管琼州营的封赏能通过廷议。
唐世济是东林党派的中坚力量,他的意义立即就被东林一派的大臣秒懂:设平夷总兵官,就如同平辽总兵官一样,把倭人、红毛之流上升到了划一敌手的境地,未免太举高对方了。而平南就高端大气上层次多了,全部南边本地都是其防区。别的最首要的一点,既然这个夏天南必必要倚重,就算发起是温体仁提出来的,也不可反对,独一能挑刺的,也就武官名号这些枝节题目了。在这个无关大局的题目上胶葛一番,起码表现了我们东林党不会让你温体仁太顺心快意的态度。
都察院左都御史唐世济提出分歧观点:“平夷之说,不伦不类。我大明乱世,万国来朝,就算倭人、红毛偶有侵袭之举,也只是癣疥之疾,无需太在乎,设立军镇专为防夷,未免笑掉先人大牙,不如改成平南,取安定南疆之意。”
以往只如果温体仁提出的定见,东林党派系的大臣必然反对,凡是温体仁要汲引首要的人,东林党必然要踩下去。但是此次不一样了,倭寇深切江南腹心之地,东林党一派不管是在位的大臣还是在野的文人,都吓得不轻。江南是他们的大火线,是东林一派的根基盘,绝大多数东林党人都出自江南,如果江南被倭寇掀个底朝天,全部东林党都不好过。
临高境内可供开荒的处所已经未几,持续安设这一万多移民有些不敷了,夏天南把主张打到了隔壁的澄迈县和儋州县。这两个县土著人丁未几,处所较为余裕,包容几万移民题目不大。两个知县连参将期间的夏天南都不敢获咎,又如何敢获咎新任平南总兵官?琼海镇一纸公文送达,两县乖乖地动用全县的衙役、里长等力量,安设从临高运过来的移民,统统政策遵循临高境内的办理。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