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大同二年(公元536年)-冬[第3页/共4页]
他拉着我的手,悄悄说:“他羁留建康三年不肯归顺,当初为甚么要弃城来到建康呢?守城死战以全大义不好吗?明音,你懂他的心吗?”
他是个有为之君,齐是他颠覆的。他博学能文,善于音乐诗赋,善于书法,尤酷好下棋。当年名将陈庆之与他在宫中下棋一向下到四十岁,才出去领兵兵戈。即位后他重用士族,设立国粹,招五馆生,平生深通佛理,曾三次捐躯同泰寺,并在寺中讲经。因为他的勤政与仁慈,建康才在乱世中繁花斑斓,不输乱世。
他伸出枯瘦的手指,点了我几下:“那你早些如何不嫁,非要给宇文泰留下心机呢?”
“祖父,明音不明白您的意义。”
晚餐后,父亲将我唤到书房里,对我说:“明音,你见过主上吗?”
“唉,你还年青,又是个女子,你不明白。他们之间的冲突,一半是因为政见反面。但天下这么乱,莫非真的对一个病笃的王朝忠心到要死而后已吗?”他指指我,“还是因为你。”
他一个垂老迈者,竟然连江那边的事都晓得得一清二楚。
祖父嘿嘿笑了两声,说:“我还是有些私心的。那两个不成器的东西,靠着你有了加授了官职。不然,我就要眼睁睁看着邹氏嫡派式微啦……你看看这一大师子百把口人……我们邹氏,曾经也是多么的风景,不输王谢袁萧啊。”他合上眼,“起码,等我死了以后再式微吧。眼不见,心不烦……”
我满心等候和欢乐,觉得渴慕的幸运终究触手可及。连每日临窗的思念都成了甜美的期盼。
我一咬牙,泪水溅出眼眶,瞪眼着他:“我不嫁!我除了独孤公子谁也不嫁!宇文泰他休想!逼急了我,大不了一死!”
他说得累了,沉浸在昔日的光荣繁华的泛黄旧梦中,沉甜睡去。
父亲皱着眉头,说:“本日朝议,皇上俄然封了你为平乐君,又加封爹为十七班①开府仪同三司、加凌阳公,祖父封了永陵公,另有你那两个不成器的兄弟,也都加授官职,一个封了八班秘书丞,一个九班太子庶人,连你归天的母亲都追封了凌阳公夫人。明日就会有黄门来宣诏。皇恩俄然如此盛隆,又没有任何由头,爹心中不安啊。”
此时他高坐在御榻之上,手中拈着一串佛珠,对我说:“你就是邹明音?”
人都说无功不受禄。俄然之间受了皇家如此大的恩情,这功又要从何提及呢?
宇文泰……我脑中一片空缺,不知该如何压服天子不要承诺他的要求。
他说:“明音啊……汉时昭君出塞,又何尝心甘甘心。但是她却以一己之身,为大汉立下了不朽的功劳。明音啊,我现在需求你,做我的昭君!”
语气非常果断,不容有异。
我和父亲分乘两辆马车往宫城而去。我忐忑不安,不晓得这从天而降的殊荣是因何而来。
他摇点头:“主上就算是对爹有所体恤,你才返来几日,他又如何晓得呢?这事始终让为父感觉另有隐情啊。”
那黄门又一笑,阴阳怪气地说:“不敢当。今后还要靠平乐君多提携了。”
我只感觉两腿浮软,像踩在暴雨后的烂泥中,深一脚浅一脚,也不晓得本身是如何走出大殿,走出那气度巍峨的台城。马车恹恹地往回走,那条路,像是永久也走不完一样。
大师连续都出去了。父亲走在最后,他神采庞大地看了我一眼,关上了门。
“祖父,但是我只想嫁给他,只想和他在一起。我不肯去奉养别人。”我低头垂泪,眼下窘境要如何破局?
我一夜忐忑。到了第二日中午,公然有黄门宦者前来宣读圣旨。百口高低封赏公然如父亲所说。那黄门宣完圣旨,尖声细气地阴阴说道:“哪位是平乐君?”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