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仕途(五)[第1页/共3页]
天福八年,儿天子石敬瑭郁郁而终,其养子石重贵即位。新天子依仗中原已经涵养数年,朝气渐复,回绝持续向契丹称臣。赵延寿闻讯大怒,立即带领幽州兵马南下,发誓要替自家仆人讨还公道。
眼下被汉军包抄在邺都城内的,除了杜重威本部虎伥以外,另有一部分受命从辽国南部赶来助阵的契丹将士,以及前一段时候被郭威击败后逃入城内出亡的“燕军”。这些人都有家眷和亲朋在幽州,特别是几个燕军将领,本来就是赵延寿的亲信,与赵家人之间早就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以是,将赵延寿被满门抄斩的动静在这个节骨眼儿上传进城内,绝对是一记杀招。不但城内的“燕军”将士,会立即堕入混乱。杜重威部下的那些铁杆亲信,也会豁然发明,跟着主将去投奔辽国,出息一定会有多美好。
如果把全天下他最顾忌的人放在一起拍个队,赵延寿必定能名列前五。不是因为此人本能高强,勇猛善战,而是因为此人出奇的无耻。
此人本来姓刘,也算是官宦以后。幼年时便开端饱读儒学典范,素有神童之名,每次长辈出题考校,都是不假思考,下笔一挥而就。但是好景不长,没等小刘延寿长大成人,他的生父就被义昌节度使刘守文所杀,他与他的娘亲,一并落入刘部大将赵德钧之手。
正如郭威所阐发,邺都城内守军固然已经完整被打残了,却还是没落空死守到底的信心。契丹人两度攻入中原,前后灭掉后汉和后晋的“光辉”战绩,令守军坚信,只要辽国的大队兵马一到,大汉国就会重蹈后唐与后晋的复辙。而如果他们放弃抵当投降大汉的话,不但留在燕云各地和塞外的家人会遭到连累,等下次契丹人南侵之时,他们本人也会在灾害逃。
“当真?你竟然如此有掌控?!”刘知远仍然不太想给杜重威投降机遇,笑了笑,用心质疑。但是,还没等郭威做出解释和包管,他就立即跳了起来,指着郭威的胸口大声狂笑,“朕明白了,是你干的。是你派人使了手腕,弄死了赵延寿那狗杂种!哈哈哈哈哈,郭威啊郭威,刚才还说本身才气有限呢,连反间计你都能使得出来,这天底下,那里另有你不懂的东西?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现在好了,赵延寿这条契丹人的忠犬,竟然被其仆人给下了汤锅。动静传开以后,燕云十六州内,得有多少以其为表率者,胆战心惊?那些一向鼓吹辽国乃天命所归,契丹人和汉人在大辽境内都会天子被一视同仁的北地大儒们,谁还好脸面持续信口雌黄?
“杜重威不敢弃城。”郭威想了想,决定先从第二个假定提及,“导致赵延寿被杀的最首要启事,是此人麾下的兵马先前折损过半儿,对契丹人来讲,已经并非不成替代。而杜重威如果落空了邺都,在契丹人那边,就完整落空了立品之资,将来的了局恐怕还不如赵延寿!”
后唐末帝李从珂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赶紧号令赵德钧、赵延寿父子出兵抵当。但是赵氏父子却“汲取经验”,直接倒向了契丹人。并且调派信使向契丹天子耶律德光表示,情愿通盘担当石敬瑭先前承诺契丹的统统前提,别的加金银金饰和适龄青壮人丁多少,只求能代替石敬瑭,做带路的第一人。
刘知远不愧为顿时天子,双目当中,顿时精光四射,“你是,你是劝朕操纵混在百姓中的邺都细作,用心将赵延寿被卸磨杀驴的动静传入城内,乱杜重威等辈之心?”
赵德钧见刘延寿聪明聪明,长相漂亮,又善解人意,便收了他做养子。今后带着他展转效力于各路诸侯,不竭改换门庭,官职像放鹞子般快速高升。到了后唐清泰年间,做父亲的已经被封为北平王,做儿子的也当了徐州节度使。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