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1) 午夜探秘[第1页/共2页]
大师追踪了好些日子,感觉但愿越来越迷茫,坐在茶社里喝闷茶,一个个都默不出声。中间茶桌上,坐着两个闲谈的老头,此中一个秃顶瘦子脸上一副奥秘的神采,对同桌的瘦子说:“老弟,明天早晨,你听到镇子里打斗的动静了吗?”
“晓得,是朱元璋的第六个儿子,就封在武昌当楚王,坐镇此地四十余年,我们本地人,谁不晓得?你觉得我是傻瓜啊。”
“嘿嘿,”瘦子对劲地笑了笑,“古物倒是古物,却也不是甚么名家之作,画工粗糙至极,乃是一个不通文墨的武将所绘。”
瘦子哈哈一笑,“没错,昭王当年在我们武汉,雄霸四十多年,那就是土天子,并且此人能征惯战,很有军事才气,南边蛮子反叛,就是他和明朝的建国大将汤和,带大兵一举荡平的,当年那一仗,打得南人魂飞魄散,多年不敢妄动,楚昭王名震天下,那可真叫是雄才大略,威镇敌胆……”
“没有,”瘦子不觉得然地说:“我们镇上,哪天少得了打斗的?抢占地盘的,争权夺利的,整天打打杀杀,连军队都弹压不住,我们老百姓,躲着走就是了。”
“当时,押运这艘船的,是一个姓周的将官,官封游击将军,船沉今后,周将军下落不明,不但是他,连同他的一些亲信将校,既没见尸首,也没见活人,这就更让人疑窦丛生,昭王非常愤怒,命人彻查此事,厥后查知,船沉的前夕,有好些人悄悄从船上运下货来,以大车装载,蒙以黑布,趁着月黑风高,不知赶往那边。”
“是啊,就是换了我,也感觉可疑。”
“这回有点特别,”瘦子抬高声音说道:“打斗的是外来人,满是本土口音,他们既不是为了争地盘,也不是为了争权力,而是为的一幅画。”
江边一个叫做燕儿洲的处所,风景繁华,既是客货船埠,又是贸易货色集散地,酒坊堆栈林立,各个货场商店忙繁忙碌。靠着江边,有一个大茶社,这天,丁常有、段老三等人,都坐在茶社里喝茶。
“等等,”瘦子打断他,“你还没说昨晚打斗的事呢,如何讲起古来了。”
瘦子的话,吸引了四周邻桌的重视,丁常有等人也听得出神,瘦子见大师都侧耳聆听,更加对劲,象平话一样打动手势,持续说道:“各位,想必大师都已经猜着了,货色,必然是周将军给偷走了,姓周的见财起意,悄悄运走宝贝,然后假借风大,将船凿沉,做成出事假象,比及昭王明白过来,他早已经远走高飞,但是,这里边有一点,此地是昭王领地,到处都是昭王人马,他照顾着这么些货色,能走出多远?满船货色,并非小数,走起来必然树大招风,要想瞒过昭王耳目,只怕是困难得很。”
“猜对了,”瘦子说:“昭王将这批贵重的东西,装了满满一船,本来是想向都城进贡,讨得父皇欢心的,却不想,即将回到武昌的时候,船在江中碰到大风,不测颠覆,这一船贵重的货色,全都沉入了江底。”
瘦子歪头想了想,“老兄,你不会是说,这批宝贝,又现身了吧,并且与昨晚的打斗有关。”
瘦子一拍大腿,“他将货色藏起来。”
“嘿嘿,”瘦子脸上一副高深莫测的模样,“宝贝现身,倒还没有,不过,有一幅丹青,却现身了,传闻,当年周将军将货色埋藏得非常隐蔽,为了记录藏宝地点,他便手绘了一张水墨画,将东西的位置信息,寓在画中。遵循周游击的设法,等个三年两年,人事更替,物换星移,些事风头畴昔,他再将宝贝取出,发个大财。可让他没想到的是,昭王坐镇武昌,一呆就是四十余年,并且对失落宝贝之事一向耿耿于怀,周游击还没比及‘风头畴昔’,便身染沉痾,一命呜呼。那张水墨画,便传播下来,被人称为‘周游击画’。”(未完待续。)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