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龙兴华夏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四十五章 至忠至勤是老臣[第1页/共3页]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未几时,另一艘一样飘荡着龙旗的战舰也呈现了。

“你是这么看的?”曾国藩看着李鸿章。

稍顷,李鸿章俄然向曾国藩问道。

远处的海天线上,一艘三桅战舰的身影垂垂的清楚起来。

――――豆割线――――

求保藏!求保举!

“你说的是,只是此子心计过深,年纪轻简便如此精通机谋,还能时不时的给左季高如许的人物一扇巴掌……”曾国藩说着,握紧了拳头,“只怕将来,既是治世之能臣,亦是乱世之枭雄!”

“少荃,你以‘三千年一大变局’这句话来概括本日情势,非常简明动听。你接任直督后,第一件事,就是要以这句话为主旨,把刚才说的这些内容,给皇太后、皇上上一个折子,让天下人都能遭到震惊。”

“现在下结论另有些早。以是,少荃,你要细心察看他。”曾国藩道,“如果其心术不正,你必要谨慎防备,如如果一心为国,不计名利……”曾国藩的眼中闪过一丝期许之色,“那么,人才可贵!能臣也好,枭雄也罢,你都可选他做你今后的替手!”

“有事理。”曾国藩会心一笑。

竹林边,师徒二人仍推心置要地畅谈着。西边天空渐由明朗而转成绯红,最后,落日终究固执地冲出云层,期近将坠入西山的最后一刹时,暴露了它火红的一角,余晖将直隶总督衙门罩上了一层金辉。

“望少荃把徐图自强的奇迹做到底。这一两年先要把遴派小童出洋一事办好,办到实处。此次小童赴法,你和林鲲宇成绩斐然,我心甚慰。这也是我感觉林鲲宇人才可贵的处所,年纪悄悄,便能想到这一层。”

“好,我归去就写。”李鸿章也早有这个设法了,他要给醇王和倭仁宋晋一类的人敲敲警钟。

李鸿章似有所悟地点头。隔了一会儿,他说:“门生当时想,恩师讲这个故事,是要警告我们:天下之事,在局外号令群情老是无益,必须躬身入局,挺磨卖力,如同阿谁老头子样,乃有成事之望。比如厥后产生的天津教案,主战者满是局外之人,他们不负任务,徒尚意气,倘若让他们入局卖力,也不会喊得那么努力了。门生这个了解,不知也有事理否?”

了望员向人们收回了信号,陈述“威远”舰到了。

“少荃,有一点我要提示你,不管办洋务也好,援引洋人的好体例好轨制也好,还是派人留洋也好,有一个安身之点要时候记着,那就是必须以我中华名教为本。何故如此,这当中的短长,我想你能明白。”

《曾纪泽日记》:“同治十一年壬申,仲春初四日(1872年3月12日),‘测海’舰至沪,午后漫步署西花圃,突发脚麻之症,舌蹇不能语。唯目视余,取遗书念之。余念毕,泪下。又指书箧,内有致友手札三封,余亦为念毕,方扶掖回书房,端坐三刻,逝矣……”

提及办洋务,李鸿章兴趣最大,也自以为研讨最深,他不觉高谈阔论起来:“洋务非办不成!西欧各国百十年来,由印度而南洋,由南洋而东北,突入我鸿沟要地。凡前史之所未载,亘古之所未通,无不款关而求互市。我皇上以如天之度,一概与之立约互市,合地球东西南北九万里之遥皆聚于中国,这的确为三千年一大变局。中国之弓矛、抬枪、土炮,不能敌洋人之来复枪炮,中国之舟楫艇船,不能敌洋人之轮机兵船,故而受制于洋人。处本日之局势而侈言攘夷、摈除出境等等,固虚妄之论,即欲保和局、守国土,若无枪炮船舰,亦是废话。门生觉得,自强之道在师其所能,夺其所恃,故不能不办机器局,办造船厂。门生想,洋人之枪炮舰船,也不过创制于百数十年间,就能持之而侵凌我中国。若我们果能深通其法,也就能造出如洋人一样的船炮,说不定还可超越他们,当时就不愁攘夷自主了。以是林鲲宇倡言派小童出洋留学一事,门生极其同意,并竭尽尽力帮手其办好。”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

相关阅读: 入赘王婿    陵虚血途    重生之凤女不为后    贫家悍女    攻略男神失败以后[综]    别怂,上!(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