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督军[第1页/共3页]
在本来的汗青上,祖逖就是带着两千兵直奔了兖豫的,但在这条时候线上,他多少得给裴该留点儿兵下来吧?不然裴该光杆司令,别说防备石勒等胡骑南侵了,就连县中坞堡主都底子没法节制……
裴该一向想要拉拢甄随,在他看来,这类头大无脑的家伙,只要多多相处,摸准他的脾气,便不难把握。也不晓得王导的眼线究竟是哪一个?但毕竟甄随是他们的队长,若能降服了此人,对于那眼线就比较便利了。
“其一,彼等一定皆丧田失土者也,只因兵燹纵横,故乡残破,这才被迫逃亡。徐方一定无警讯,我等又尚未直立恩信,则彼等焉肯放心耕耘?其二,各县固然多有流民流亡,但其名下地盘,必为大户趁机劫夺,倘若欲从那些大户手里析出田来,则必肇事端,于我等积聚倒霉;而流民虽得田土,亦恐不久后即为大户所逼凭借,是我徒为别人做嫁衣裳也……”
裴该见他不肯说,也就不再究查,转换话题问道:“汝家既为官军所剿,可有痛恨朝廷之意么?”
甄随“啧”了一声:“造反嘛,成了便吃香喝辣,谁的面子都不必卖,谁的话都不必听;输了便人头落地,满门诛杀,本是平常之事,有何痛恨可言?若说痛恨,老爷刀下也送走过无数冤魂,彼等家人岂不恨我?朝廷官军也被我父、我兄杀过无数,莫非不恨?恨来恨去的,抵得甚事?老爷现在孤身一人,有力造反,顾长史(顾荣)给饭吃,便跟顾长史,王司马(王导)给饭吃,便跟王司马,今使君给饭吃,便跟使君,如此罢了。”
甄随摇点头:“老爷不识得甚么甄寒、甄风,我本不姓甄,是因为家属兵变,被官军剿除,被迫改名换姓……因为甄这个姓与原姓发音附近,这才姓了甄了。”
裴该当场就惊了:“止得四五万斛乎?”这收益率也未免太低了吧!
四五万斛谷子脱粒后,大抵是三千多壮丁一年的口粮(七成饱),但题目是募来的兵士不成能光给吃粮食啊,你总得就点儿腌菜吧?就算不管打扮,总得管他们兵器吧?并且真光临战之时,不能不给一两顿饱饭吃吧?林林总总算计下来,估计也就养两千兵到头了……
就裴该所晓得的汗青人物,新朝有个大司马甄邯,另有个更始将军甄丰,然后魏文帝曹丕第一任皇后是甄氏——对,就是原嫁袁熙,邺城沦陷后被曹丕抢走,官方传说还跟自家小叔子曹植有一腿的阿谁——他们应当都是中山国无极县人。甄不是甚么大姓,不象王姓,除琅琊、太原这两个大师族外,几近各郡都会有几家姓王的,品流非常庞大。那你一个武陵蛮,隔着中山十万八千里,如何也会姓甄呢?祖上跟甄后……不对,太近了,跟甄邯、甄丰他们有没有啥干系?
裴该皱眉揣摩,那你本来是姓啥的呢?姓真?不对,这年代两个字声母分歧……
巡查过屯垦地以后,裴该持续骑马向东,直抵海岸边。途中露宿郊野,裴寂、裴度燃起篝火来,甄随则带人出去打猎,打得了两只兔子、一条野狗,洗剥洁净,架在火上烤,给使君大人打牙祭。
是以他脱略形迹,箕坐在篝火旁,与正在烤肉的甄随闲谈,随口问道:“甄是中山大姓,汝一蛮夷,如何也姓了甄?”
裴该心说那当然啦,这冬储明白菜但是好物,曾经是北方绝大多数家庭全部夏季独一能够吃到的菜蔬呢。不过貌似明白菜只在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能够莳植,想不到苏北也能种……一定就是后代的种类,也说不定那些流民都是更北方来的,还没在徐州种过菜……好吧,就让他们实验一下看。
甄随撇嘴道:“又不是汝……使君等中国人的姓氏,且我族话语与中国话也不尽不异,使君猜不到的啦。”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