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日军编制详解[第2页/共5页]
辎重兵联队:职员370,马113,马车50。
辎重兵中队:职员562,马376。
1、小队:
师团搜刮队:职员319,马185。
37制标准师团:
师团通信队:职员289,马84。
辎重兵联队:职员3461,马2612。
工兵联队体例900-1000人,几近没有机器设备,只能承担极少的任务,更专业的任务首要由配属的独立工兵联队卖力。
三单位制师团,又称乙丙丁种师团。辖步兵团,步兵团下辖三个步兵联队,联队下辖三个步兵大队与一个步兵炮中队(四门步兵炮)。步兵大队无炮兵小队,炮兵联队为24-36门山炮或野炮,马队联队改成搜刮联队,其他如辎重、工兵等后勤军队也大为减少,体例人数为13000-18000人。
兵器勤务队:职员121。
师团卫生队:职员376,马47。
37制3单位师团,辖3个联队,每个联队设备炮12门。1个炮兵联队(12门炮,此中8门38式75毫米野炮,4门100毫米榴弹炮),计12689人。
病马厂:职员48,马11。
野炮兵联队:职员2894,马2269,各种炮48,各种枪541。
辖2个旅团,每个旅团辖2个联队,每个联队设备41式山炮3门,92步炮6门,重机枪8挺。1个野炮联队,36门38式75毫米野炮。计21902人。
步兵大队:职员1091,马118。
师团司令部:职员91,马22,马车8。
师团卫生队:职员1328,马163。
师团司令部:职员391,马239。
工兵中队:职员286,马19。
二战日军体例详解
日本陆军在第二次天下大战期间也有一支范围不小的坦克军队。日本军方自1925年开端研制坦克,1929年组建坦克军队。但初期多以坦克联队为建制配属于陆智囊团,至1936年后才在中国东北公主岭组建日军第一坦克旅团。1942年6月,日军在中国东北的宁安、勃利和绥远的包头又组建了第1、第2、第三战车师团,1944年在其海内组建了第四战车师团。日军战车师团普通设备轻型坦克100辆、中型坦克335辆、各种汽车1272辆、加农炮36门、高射炮12门、野炮4门、速射炮12门、平射炮6门、重机枪18挺、轻机枪144挺、步骑枪2900枝等。在日军筹办“本土决斗”期间,他们还连续组建了第1、第2、第3、第6、第8、第九共7个独立战车旅团。但因为日军的坦克装甲车在火力、速率、装甲防护力等方面均与西欧先进产业国有必然差异,故在二战中对苏、对美的历次战役中均显得不堪一击。
日军的一个标准的3800人的联队包含一个54人的批示部;一个121人的运输队(大车和骡马),照顾联队部和直属各中队一日份的给养以及能够配属师的野战厨房;一个81人的弹药排照顾一日份的弹药。
辎重兵中队:职员684,马598。
野战病院:职员300摆布
总计:每师团28500人,每旅团约7900人。
马队联队:职员452,马429,各种枪320。
1941年承平洋战役发作后,日军战线再度拉长,兵员更加贫乏,因而又开端缉建丙种师团。这类被称为丙种师团的军队又规复了旅团建制,但打消了旅团上面的联队,即每个师团下辖两个旅团,每个旅团直辖四个步兵大队,全师团共八个步兵大队,加上师团直属的炮兵大队、工兵大队、辎重兵大队、通信大队等单位,全师团定员1.3万人。装备军马2550匹,步骑枪6500枝、掷弹筒192个、轻机枪192挺、重机枪48挺、平射炮16门,迫击炮32门、野炮12门等兵器设备,日军第五十师团至第一o九师团均属于这类体例的军队。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