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第二次神武擂 第四节 预谋[第1页/共2页]
“如此说来,这左岸既然见地不凡,为何又会涉险入郑?”
“回禀大王。臣早有计议,只凭大王定夺。我郑国当然不能公开侵犯天子敕封的北君,他北君殛毙凌将军一事大王该当不能计算。但我郑国有国中国――飞仙宗。他北君杀死飞仙宗弟子,他北君的两位王妃曾领众殛毙飞仙宗数名弟子。飞仙宗夙来有仇必报,不死不休。飞仙宗要寻仇,大王岂能过问干与得了?”
郑王长叹口气,指着左庶长环顾群臣道“看看,左庶长的忠心才是你们的表率典范!”
“左庶长不要如此自责,左庶长夙来对郑国忠心耿耿,本王当初千叮万嘱,左庶长又岂会违令不遵?只是现在本王实在心中不痛快,那黄毛小儿何德何能?左庶长你说,本王现在该当如此。当初本王不听左庶长之言才有本日之祸,左庶长如有主张但说无妨,本王无有不消!”郑王说罢又眼望一个低着头脸的大臣道“刚才陈爱卿上奏说,该当杀周天子,以免后患无穷。左庶长觉得……”
“刚才臣所言,只是其一。”
郑王神采游移,低声着道“左庶长,前番本王就是过用心软,顾忌太多啊……”
周先皇当然没有说过这类话,但郑王已经明白左庶长的意义。当初周先皇在郑国的看管下结束的残生。周先皇是否说过不首要,因为他郑国说有此事,那就是有此事。
“敖潘现在无关紧急。大王若不肯有损颜面也大可不对其行膜拜之礼,大王与周先皇友情深厚,昔日周先皇都曾言过免大王行膜拜之礼,新天子如何能超出于周先皇之上?”
“左庶长说敖潘无关紧急,是为何?”
“大王,臣冤枉啊,臣对大王一片忠心……”
“臣觉得千万不成。”
“因此人野心极大。试问大王,周天子入郑观战神武擂,届时天下豪杰齐聚一堂,大王对天子必须礼敬有加,诸国派来的重臣使者更需对天子毕恭毕敬。在天下人眼里看来,会如何想?”
“大王仁义。只是臣也没有想到那周天子敖潘如此不知所谓,竟敢来郑都、大王面前耀武扬威。早知如此,当初臣宁肯背负违令不尊的极刑、也必然不留而后患累大王颜面受损。”
郑王长叹口气道“左庶长啊,左庶长。就只要你深知本王情意。本王现在固然悔怨,但让本王用郑军刀剑去杀周先皇以后,本王还是做不出来啊――”
郑王稍作思虑,便明白过来。“哼!好个左岸,如此傲慢。这难道是借神武擂之机向天下人揭示周国威风,让天下人记起周国,让天下都去投奔么!――只是,这左岸被天子封为北君,昔日殛毙我郑国将领的事情也不能问罪,他一个北君杀了个爵,做不得文章啊!左庶长对此有何高见?”
“左庶长!”郑王直点头的表示他到身边坐下。“你说说,本王平生贤明,现在眼看那黄毛小儿即将入都,届时还要当着天下人面前跪他么?”郑王说罢又追悔不已的连连捶击龙椅。“本王悔当初不听左庶长之言啊……”
“大王当初以是不采取臣的定见,那是大王的仁慈,而非大王的不智。群臣中大多不知大王与周先皇的干系。理所当然觉得当初大王必须杀了周天子。臣当初建言本有不对,臣深知大王对周先皇一向心胸感激,却为求不出不测而劝大王做那等决定。本来就是臣的不对。”
“臣,拜见大王。”
“为何?”
“此人作为,集朝霞族兴亡于一身。在朝霞族身负无人可比肩的武勇德威,他在一日,朝霞族就绝无内忧。他如不在,朝霞族必将内忧丛生,无可挽救。此番这左岸胆小包天,亲身伴随周天子入郑,恰是肃除良机!”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