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碧血剑(42)[第3页/共4页]
本来明朝建国,大将军徐达功居第一。他和明太祖朱元璋是布衣之交。朱元璋做了天子后,还是称他为“徐兄”。徐达天然不敢再和天子称兄道弟,始终恭敬谨慎。
青青听得袁承志喜叫,奔出去看。袁承志道:“在这里啦。”取了两捆柴草,扑灭了丢在洞里,待秽气驱尽,打手势叫哑巴守在内里,与青青循石级走下去,火把光下只见十只大铁箱排成一列。铁箱都用巨锁锁住,钥匙却遍寻不见。
据条记中载称,徐达虽对天子恭敬,但他精于韬略,长于将兵,战无不堪,太祖还是怕他造反。洪武十八年,徐达背上生疽。传闻生背疽之人,吃蒸鹅立死。太祖派人慰劳,附赐蒸鹅一只。徐达泪流满面,当着使者把一只蒸鹅吃个洁净,当夜就毒发而死。生背疽(一种癌肿)而吃蒸鹅,一定便死,但朱元璋赐这蒸鹅,便是赐死,徐达即使吃了蒸鹅无事,也只好服毒他杀。此事野史不载,不知真假。徐达有四子三女,三个女儿都作太祖儿子的王妃,长女是燕王王妃,厥后便是成祖的皇后,次女是代王王妃,三女是安王王妃。燕王造反,徐达的宗子徐辉祖忠于建文帝,带兵力抗燕军。徐达的季子徐增寿却和姊夫燕王暗中勾搭。燕王兵临南都城下,建文帝召徐增寿来诘责。徐增寿不答,建文帝亲手挥剑斩了他。
有一日,明太祖和他一起喝酒,喝酒中间,说道:“徐兄功绩很大,还没安居的处所,我的旧邸赐了给你吧。”(《明史・徐达传》原文是:“徐兄功大,未有宁居,可赐以旧邸。”)所谓旧邸,是太祖做吴王时所居的府第,他登极其帝以后,天然另建宫殿了。徐达心想:太祖自吴王而登极,本身倘若住到吴王旧邸当中,这个怀疑可犯得大了。他深知太祖猜忌心极重,当下只是伸谢,却说甚么也不肯接管。
哑巴跟着从背上承担中抽出一柄剑来,交给袁承志,恰是那柄金蛇剑。本来他前次随袁承志进入山洞插回金蛇剑,此次离山,见穆人清表示要去和袁承志相会,心想山上无人,这把宝剑可别让人偷了去,因而进洞去拔了出来,藏入承担,却连穆人清也不晓得。袁承志心想:“此剑是青弟父亲的遗物,我临时收着利用,今后我传她金蛇剑法,再将这剑偿还给她。”青青拿过剑来旁观,想到父亲母亲,心中难过。
袁承志与师父刚见面又要分离,很恋恋不舍。穆人清笑道:“你很好,我很欢乐,不枉大师教了你一场。”袍袖一拂,已隐没入暗中。归辛树佳耦拱手相送,待师父及大师兄走得不见,向木桑躬身一揖,一言不发,抱了孩子,带领三个门徒就走。
袁承志看了不由凛然,心想这公然是燕王篡位之时建文帝所遗下的重宝。
牢落西南四十秋,萧萧白发已盈头。乾坤有恨家安在?江汉无情水自流。
归辛树见招拆招,守势涓滴不缓。袁承志俄然持续四记怪招,归辛树吃了一惊,回拳自保。袁承志缓了一口气,运气于背。归辛树见他后心俄然暴露空地,见虚即入,武家赋性,此时更不思考,发掌扑击对方背心。袁承志早已有备,身子向前扑出,跌出四五步,回身说道:“小弟输了。”归辛树一掌既出,便即悔怨,只怕师弟要受重伤,忙抢上去扶,那知他茫然未觉,甚是惊奇。本来袁承志既已先运气于背,乘势前扑时再消去了对方大半掌力,又有木桑所赐的金丝背心庇护,固然背上一阵剧痛,却未受伤。
袁承志再取图细看,见藏宝之处左角边画着一条小小金龙,灵机一动,拿起铁锹依着方位挖下去,挖不了几下,便找到一只铁盒,盒子却没上锁。他记起金蛇郎君的盒中毒箭,用绳缚住盒盖上的铁环,将铁盒放得远远的,用绳拉起盒盖,过了一会,见无异状,移进火把看盒中时,见盒里放着一串钥匙,另有两张纸。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