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去留[第1页/共3页]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是空法中,当有胜如而可得耶!
防盗公用,二非常钟后替代上真的文。求放心订阅。
佛复告文殊师利:如是住般若波罗蜜时。是诸善根,云何增加?云何损减?
文殊师利言:身见等是实际。
佛告文殊师利:若能如是见于如来,心无所取亦无不取,非积聚非不积聚。
文殊师利言:统统如来不坐道场,我今云何独坐道场?何故故?现见诸法住实际故。
佛言:云何名实际?
文殊师利言:如佛所说,阿耨多罗是名佛法。何故故?没法可得名阿耨多罗。
佛告文殊师利:汝于佛法不思惟耶?
又问:众生界相,为有住不?
复次,修般若波罗蜜时,不见是佛法可取,不见是凡夫法可舍,是修般若波罗蜜。
佛告文殊师利:是诸佛法,得不堪乎?
佛告文殊师利:善哉!善哉!汝能如是善说甚深般若波罗蜜相,是诸菩萨摩诃萨所学法印,乃至声闻缘觉,学无学人,亦当不离是印而修道果。
复次,修般若波罗蜜时,不见欲界,不见色界,不见无色界,不见寂灭界。何故故?不见有法是尽灭相,是修般若波罗蜜。
世尊!如是修般若波罗蜜,则不舍凡夫法,亦不取贤圣法。何故故?般若波罗蜜不见有法可取可舍。如是修般若波罗蜜,亦不见涅槃可乐。存亡可厌。何故故?不见存亡,况复厌离!不见涅槃,何况乐著!
弥勒菩萨白佛言:世尊!得闻如是般若波罗蜜具足法相,是即近于佛坐。何故故?如来现觉此法相故。
佛复谓文殊师利言:阿耨多罗是名佛法不?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文殊师利童真菩萨先已至此,住门外立,我实于后晚来到耳。
复次,修般若波罗蜜时,不见作恩者,不见报恩者,思惟二相,心无别离,是修般若波罗蜜。
文殊师利言:以无住相,即住般若波罗蜜。
佛言:善哉!善哉!文殊师利!如汝所说,是真法乎!
佛告文殊师利:汝已扶养几所诸佛?
文殊师利言:众生界相,如诸佛界。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得闻甚深般若波罗蜜,能不惊!不怖!不没!不悔!当知此人,便是见佛。
文殊师利言:我即无碍,云何故无碍而得无碍?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我今更说般若波罗蜜义。
文殊师利言:我及诸佛如变幻相,不见扶养及与受者。
其名曰:弥勒菩萨,文殊师利菩萨,无碍辩菩萨,不舍担菩萨,与如是等大菩萨俱。
佛言:文殊师利!汝不得佛乘乎?
世尊!心无悕取,不见法相有可求者,是修般若波罗蜜。
文殊师利言:如是修般若波罗蜜,不名法器,非化凡夫法,亦非佛法,非增加法,是修般若波罗蜜。
尔时文殊师利童真菩萨摩诃萨语舍利弗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说,虽为统统众生发大寂埋头。恒不见有众生相。为统统众生发大寂静,而众生趣亦不增不减。借使一佛住世,若一劫若过一劫,如此一佛天下。复有无量无边恒河沙诸佛,如是一一佛,若一劫若过一劫,日夜说法,心无暂息,各各度于无量恒河沙众生,皆入涅槃。而众生界亦不增不减。乃至十方诸佛天下,亦复如是。一一诸佛说法教养,各度无量恒河沙众生,皆入涅槃,于众生界亦不增不减。何故故?众生定相不成得故,是故众生界不增不减。
佛告文殊师利:若人得闻是法,不惊不畏者,不从千佛所种诸善根,乃至百千万亿佛所久植德本,乃能因而甚深般若波罗蜜,不惊不怖!
答曰:众生界量,如佛界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傲园,与大比丘僧满足千人,菩萨摩诃萨十千人俱。以大寂静而自寂静!皆悉已住不退转地。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