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论嫁[第2页/共3页]
相对这些路边摊,街道两旁店铺的伴计则舒畅很多,能够摇着葵扇等候客人上门。
从书房出来,易楚不经意地朝医馆瞥了一眼,透过敞开的窗户,看到荣盛正站在药柜前清算药草。
人参约尺许,须长而韧,毛根肩头的横纹密且深,看上去很有些年初。
只是这类烦躁的情感倒是好久未曾有过了。
角落里有三四位挑脚男人凑在一桌闲谈,从天南说到地北,不知怎地就提到赵家的惨祸。
他记性极好,凡是见过的人总不会等闲忘记。
虽是中午,一天中最热的时候,油坊胡同西北侧的枣树街还是织喧闹不止,推着简易木车的商贩站在树荫里,翻开衣衿扇风,一边大声地叫卖货色。头上包着青花头巾,面前摆着竹篓的妇人也不逞强,殷勤地揭示自家做的布鞋、衣裙等物。
公然,易郎中沉默会,开口道:“荣家家里开着三间铺子,有个秀才儿子,另有个当官的半子,家道跟家声都是好的……荣盛固然不象有高文为的人,可脾气诚恳。你一贯有主意,多提点着他,虽是累,可凡事能本身做主,不受气。并且,他不是宗子,烦琐的家事落不到你头上……再一层,他与我总算有师徒的名分,不会苛责你。独一不铛铛的是,荣盛的身子弱了些,经不得劳苦……”
朴直起家,就听院子里传来娇滴滴的声音,“荣盛哥,过来搭把手……”
易楚回到家时,易郎中刚好午休醒来。
忽而,一阵清风拂来,穿过粗木格子,直直地扑在他脸上。柳枝动摇中,一道俏生生的身影吸引了他的视野。
“好来,”伴计应着,扭头冲厨房喊了句,“店首要碗素汤面。”
掌柜不动声色地侧了侧头,声音便清清楚楚地传到他的耳边,“床底下的箱子里满是金元宝,得有好几万两。”
那人身形苗条,身着鸦青色杭绸长袍,腰间束条极平常的玉带,除此以外袍身高低全无装潢。墨发用同色绸带高高束起,没带珠冠,也无皂巾,只紧实地插着只玉簪。
甚是浅显的打扮,面色也安静,唇角带着含笑,可与生俱来的冷肃却让屋内的温度突然冷了几分。
到现在,余家已跟他毫无干系。
他们是为了有个懂医的儿媳妇来照顾儿子。
因已认出她来,便感觉落空了兴趣,辛大人复拿起筷子,三口两口将冷掉的汤面吃了。
易楚的脸也是*辣地烫。
易郎中并不勉强,待她顺过气,倒了杯温茶给她,“十月十八是你的生辰,别只顾着爹,抽暇给本身做身光鲜的衣裳,到时也请左邻右舍的婶子大娘来坐坐。”
易楚心头一颤,猜到了父亲未说完的话。
这身形有些熟谙,却想不起在那里见过。
有些豪门小户不肯意女儿早嫁,想留在家里多干两年活,可也是提早就说定了人家。
想必,他也晓得两人要订婚的事了。如许相处还真是难堪,看来今后要少到医馆去,免得被人说闲话。
月红色的小袄,青碧色的裙子,裙摆用乌黑色丝线勾画出一圈玉兰花,裙下时隐时现一双淡青色布鞋,脚步挪动间,身姿美丽若翠柳,裙裾闲逛似碧波,就象刚才那阵轻风,让人神清气爽。
女子轻巧盈地进了路边的绸缎铺。
赵七是伤在亲生祖父部下,那伤药,她情愿用也罢,不肯也罢,即便赵七死了,与他又有何干?
辛大人笑笑,在靠窗的桌边坐下。
若不是荣盛身子不好,荣家也不会求娶易家的女儿。
易郎中将红绸包递给易楚,“这还是当年你祖父亲手挖的参,到现在只剩下这一支,约莫能值百两银子,你到正阳门回春堂卖了,去银楼打套合适的头面,余下的都添置成物品给你当嫁奁。”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