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放手一搏[第1页/共2页]
杜且不解,“虞将军何出此言?”
“本来他早就安排好了。”虞恒点头,“如此情深义重的男人,委实叫人佩服。”
钦天监的断言未曾散去,袁苑这几日旧事重提,不免叫人猜想厉出衡到底属于哪位皇子。
“十三皇子脾气打动,好大喜功,有外祖汝南侯的支撑,本也该与太子分庭抗礼,可江南的贪墨案连累到他的户部,他被迫阔别都城。不过,汝南侯的风评不好,朝中的清流都不肯意与他交友,十三皇子如果还在都城,也难以与七皇子一较高低。”
虞恒的到访让杜且非常不测,贾氏出殡时,也只要徐氏前来。
陶青是他们结婚时的证婚人,现在却又是他们和离的见证人,深感世事无常,可厉出衡被囚禁在宫中,这是对杜且最好的安排。
虞恒却早已明白了,“三皇子身故,贤人最为顾忌的就是厉郎君,贤人这平生最恨被人牵着鼻子走,可厉氏择主这件事,让他完整落空立储的资格,成了笑话。以是,只能是逼宫。”
“这……”杜且有点踌躇,虞恒只忠于君上,谁得了天下,他就忠于谁,这是身为武将的本分,可这一世虞恒因为杜如笙而被下了兵权,心中愤激自是不提,他也想为虞氏族人谋一个弘远出息,现在最愁的是站队,杜且心中也是清楚的,但虞恒是否会和厉出衡站在同一阵营,杜且没有掌控。
陶青捋了捋胡子,深有感到,“虞老将军所言不差,这几位皇子都不堪大用。虽说三皇子也非储君人选,但他在太子之位日久,贤人也帮他积了很多的威,他在内宅是荒唐些,但对外还是没有大错。”
“虞老将军以为,几位皇子当中,谁最有能够介入皇位?”杜且把和离书收下,请陶青落座,毫不避嫌地扳话起来,“陶大人呢?您职司京兆,与诸位皇子多有来往,应当是最为体味诸皇子的人。现在三皇子身故,残剩的皇子都有机遇。不知陶大人,又属意哪位皇子呢?”
照目前留在都城的皇子来看,七皇子的胜算最大。他最得贤人的心疼,又娶了厉氏女为妃,与厉出衡相互搀扶也是道理当中。但十四皇子的环境并不比七皇子差,他在朝臣中的口碑是最好的,为人公道不说,办事松散,断案如神,在他手中的案子都判得极是标致,且他娶的是王氏的嫡女,比起那位厉英然的出身要好上很多。剩下的一名十一皇子也颇被朝臣看中,因为他在诸位皇子中学问是最好的,现在是国子祭酒,乃是三千太门生学习的典范,有这些学子的支撑,登基也不是甚么难事。
“这是逼宫……”陶青的声音微抖,“这干系严峻……”
虞恒也回过神,“是四皇子?倘如果他,老夫就罢休一搏了。”
陶青只是来送和离书的,没想过要议论朝政,还是如此敏感的储君之事,拿眼看了看虞恒,老将军脸不红,气不喘,非常地淡定,想来在他来之前,他们议论的话题与这个相差不远。
贾氏的葬礼低调而又简朴,杜战在滇南与交趾国作战,杜且并未让人送信,而这个时候凡是而言,如果遇战事吃紧,臣子能够不消守丧,也不消丁忧,且滇南到都城千山万水,等不到杜战返来。
“那依二位大人看,四皇子和十三皇子如何?”杜且这才把话题垂垂引了畴昔。
杜且对虞府非常感激,杜如笙对虞家添了很多的费事,他投奔高衍以后,虞恒为了避嫌,不得不把兵权交上去,以示本身没有为高衍筹算,而是一心忠于贤人。是以,虞家也是一日千丈,其中酸楚,还算有一个晋阳大长公主从中全面,现在晋阳大长公主再嫁荣国公府,虞家也就没有这个倚仗,不过总算另有一个孙子在手,晋阳大长公主不至于让本身的孩子今后过分寒酸。总归,虞家也不承平,虞恒能在这个时候才对她施以援手,也是仁至义尽。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