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不速之客[第2页/共3页]
二人罢斗,碧衣人横剑当胸,紧护流派,这才看清本来是位年青女子。这女子约莫十八九岁,一张白净的瓜子脸,边幅甚是清丽,只是眉宇之间略带几分倔强。此时神采乌青,瞋目瞪视着大肚子道人。
在龙虎山“上清宫”宫门前,一其中年道人居中而站,摆布十余名弟子,雁字排开,紧紧地守住宫门。那中年道人白面长髯,边幅儒雅,望着二人激斗,神采凝重。五丈以外,站着五六个年青男女,见碧衣人渐显败势,都满脸焦心。
长髯道人见大肚子道人一掌退敌,忙抢身上前,喝止道:“师兄先退下。”大肚子道人一愣,略一踌躇,飞身倒掠,飘然退出数丈。
男人大喘了几口气,嘴硬道:“不错,恰是此意。常言道‘君子动口不脱手’,‘夫兵者,不祥之器’,凡事当以理服人,刀剑相加,只能杀人,又怎能服人!”
世人吃了一惊,转头看时,只见一个青色衣衫的年青男人,手中摇着一把折扇,坐下骑着一头瘸驴,在那边点头轻叹,一脸不觉得然的神态。
男人在地上连翻两个滚,刚要爬起,女子飘身上前踏住胸口,仗剑在他脸前一晃,嘲笑道:“小子,现下你倒说说,女人家如何了?”
世人都是骇然一惊,只见女子右手手腕上,兀然呈现一道血痕。
长髯道人道:“女人要拜见敝派掌门,岂有禁止之礼。既是拜见,就该下帖,女人既不下帖,又不报名号,硬闯宫门,怕是分歧事理罢?”
道家宗派,分南北两大宗:南宗为天师派,北宗为全真派。提及道家初创人,实为东汉光武年间的张道陵,后代尊为张天师,故称天师派,也叫正一派。宋、元之际,王重阳始创全真派,却已相差了一千多年。高傲明定鼎以来,朝廷扬天师而抑全真,因而天师派日渐昌隆,全真派则日趋式微。永乐帝即位后,敕封张天师第四十二代孙张宇初为“大真人”,又颁谕旨,诏令天师派统领天下玄门事,并领任武当掌门,此旨一下,实在犯了江湖大忌,故此,北宗各门下弟子便纷繁来寻南宗比武。
不等他说完,女子厉声道:“就凭你,也配来经验人!”俄然腾空跃起,剑如飞虹,直取男人。这一剑快如闪电,眼看男人便被一剑穿喉,世人一片惊呼。不料剑锋离他咽喉只差半寸时,剑势陡收,只听啪的一声,男人脸上已着一掌,旋即砰的一声,胸口又中一脚,当即横身飞出,重重摔在地下。
此人一身短衣装束,黑布蒙面,一双眼睛阴冷如电,寒光四射。
二人身影迭闪,剑芒乱舞,紧紧地斗在一起。
男人拍拍驴背,歉意一笑。待驴温馨下来,这才拱手道:“鄙人姓李,不敢多管闲事,只不过感觉在此舞刀弄枪,有碍道家名誉。这位女人,有话好说,何必打打杀杀?何况,一个……女人家……”
女子冷哼一声,道:“好,这就是了!天师派在龙虎山,全真派在武当山,天师派却去做全真派掌门,不知合分歧事理?”她的火伴也纷繁插嘴道:“不错,这是甚么事理?”“跟他讲甚么事理,我们找他掌门实际。”
瞬息间,二人激斗了十数合。那大肚子道人不焦不躁,手挥大葵扇,显得游刃不足。模糊听得金刃订交,铮然作响,本来这道人的大葵扇,乃是精钢所制。
这时,女子的火伴也都围上来,此中一人道:“这小子说话不长眼睛,少跟他啰嗦,先割掉他舌头。”另一个道:“割掉这小子耳朵,叫他多管闲事……”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