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回 唁毛汝厉同述故事 会乔灵钧分说世情(1)[第2页/共2页]
“哗啦”俞大猷将手上的那碗酒挥洒落地,以示对毛伯温的追思。
“惜哉毛公!”宋驰先是一声痛呼,“毛公复归吉水时宋某还曾去信扣问寻觅机会酒叙一番,怎想如此之快便阴阳两隔。”
牧战的哀痛更是直接,粗暴的面孔上已经流满了泪迹:“征安南,我老牧没少着力,还被被毛经略怒斥了好多次。现在想想,那都是对我老牧的珍惜。”
俞大猷不满地横了部将一眼,但也心知这件事情怨不到嘉靖,一没廷仗二没真正放逐,就是解聘归乡,毛伯温当年三起三落,只可惜此次生了背疮,因病归天。
俞大猷深叹一口气,道:“本年倭寇祸害日重,东南各地守将和布政使的折子不晓得上了多少封,但是北边乃是朝廷流派,顺天府的大官们日夜担忧的是鞑靼再入京师,再遭土木之变。说句残暴的话,东南还要颠末更多的践踏,赋税折损再严峻些,朝廷的大员们才会想起保卫财税要地的事情。”
谢怀远动了动嘴唇,还是没有开口,不过脸上的哀痛神采愈发加深。
“承平待诏返来日,朕与先生解战袍。
怪不得几人如此之大的反应,毕竟俞大猷所提到的毛公——毛伯温(字汝厉)乃是大明近年来最具威名的将领,五年前(嘉靖十九年)安南(今越南)在大明南境造乱,毛伯温以兵部尚书衔担负讨伐军经略(总司令),而毛伯温率军方才达到南宁,便利用传檄公众等手腕将安南内部搅得狼籍不堪。安南头领在表里交困之下求降,献上了安北国的舆图和户籍,嘉靖传旨设立安南都护府,安南自永乐以后再度成为了大明的国土。
“风吹鼍鼓江山动,电闪旗号日月高。
白墨生瞪了李成梁一眼,回身对身边的弟子叮咛了点甚么,再缓缓开口接话道:“今上沉迷道学,对朝政确是有些少虑,东南倭寇,西北鞑靼,大明每一年都在祸害中度过,真不知甚么时候才气有那安生日子。”
“将军,慎言!”身后的部将一听俞大猷出言不逊,吓得浑身一激灵,赶快出声禁止。
谢怀远问道:“逊尧,南京兵部备兵十余万,有一定时候自行变更镇守的权力,如何也不可使权柄,镇守东南?”
世人闻言也纷繁沉默,白墨生说了句大实话,但较着也是句废话,自太祖朱元璋开端大明几近没有一年没有兵患,兵叛、鞑靼、倭寇、安南、西域、乌斯藏(西藏)等等都是题目。
白墨生对劲地点了点头,告谢一声,接过酒碗和酒坛,为在坐诸人满斟一碗,道:“彻夜大战,摈除了这伙来犯的倭寇,此是丧事;闻听毛公不禄,此乃悲事,悲喜同结,白某请诸位共饮此杯。”
叮咛弟子撤下酒碗酒坛后,世人的心境平复,也都临时不再提及毛伯温的话题,转而会商倭寇的事情。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