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朝野震动(中)[第1页/共3页]
“黄巾虽灭,匪患愈烈,大厦将倾,力不能扶也。”袁逢叹道,“宗正卿刘焉日前已然上奏天子,请复州牧节制各州军政以倾力剿贼,朝堂之上皆鼠目寸光之辈,又有阉货张让、赵忠贪婪之辈居中掀风鼓浪,吾观陛下似有应允之意。岂不知此例一开,则蕃镇盘据、皇权旁落,国将不国矣。”
灵帝闻言惊诧,很久始哑然发笑道:“爱卿是在跟朕谈笑吧?以戋戋八百流寇便要篡夺我重兵驻防之郡治大城,此事那个敢信?怕也只要三岁小儿才会信赖吧。”
袁术托地跪倒在袁逢跟前,诚心肠说道:“请父亲成全。”
这一次,一多数的文武官员都站了出来,公理凛然要求惩办张让,一贯飞扬放肆的张让这时候却像只不幸的小猫,伸直在灵帝脚下簌簌颤栗。不管人前如何显赫,不管人前如何放肆,张让都不过是皇室的家奴,一旦落空了圣宠,他的统统权势倾刻间就会化为乌有。
钟鼓齐鸣中,三公九卿、文武百官各按序列缓缓入殿,朝拜叩首、三呼万岁以后,天子免礼,起家列于金殿两侧。中常侍张让把手中拂尘一甩,抢前一步,捏着嗓子尖叫道:“有本早奏,无事退朝~~”
“请陛下将张让发配廷尉署彻查!”
“臣,有本上奏。”
袁术不觉得然道:“今帝室陵夷,党锢横行,各地门阀并起,复州牧,据蕃镇,此乃局势所趋,我袁氏若不能顺势而起,必为别人所替!今南阳一地,流寇横行,看似凶恶万分,何尝就不是个机遇,八百流寇就比如一股大水,如若硬堵必将被其淹没,但若因势利导、善加操纵,一定就不是一股助力。”
“请陛下将张让发配廷尉署彻查!”
灵帝摆了摆手,说道:“此事朕亦晓得,秦颉以数千众应对数十万黄巾,能死守数月之久已属难能宝贵了,换了别人去,只怕连一天都守不住!秦颉不但无罪,并且另有功哪,如若各地郡守皆如秦颉这般克尽己守,黄巾流寇又有何惧哉?”
次日,好久未曾早朝的灵帝拗不过何皇后的要求,只好大朝晨爬起来参与廷议。
袁逢道:“陛下,张让用人不当,南阳太守秦颉玩忽职守,南阳郡的匪患已然死灰复燃,代之而起的八百流寇较诸黄巾贼寇犹要凶顽可骇,南阳兵屡战屡败,复阳、随县等多处县城被毁,现在乃至连郡治宛城也再次沦亡了,全部南阳郡吏治崩坏、百姓倒悬,局势已然腐败不堪了!”
“是啦,爱卿方才还曾言及,乃至连国丈亦陷贼手。”灵帝把目光投向何苗,问道,“何爱卿,可有此事?”
“请陛下将张让发配廷尉署彻查!”
灵帝眉头一皱,这事可真是难为他了。中常侍张让和赵忠是他最信赖的人,如果身边没了这两小我服侍,那是连用饭都没味。而袁逢、袁隗身后站着的倒是文武百官,他是哪边都不肯获咎!
灵帝固然昏庸,却也晓得先弄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
何苗出班道:“确有此事。”
灵帝不悦道:“国丈身陷贼手,此事非同小可,何不早奏?”
袁逢道:“小犬日前曾跟随车骑将军前去南阳,臣始才得知。”
袁术不觉得然道:“秦颉之败,其罪不在南阳之众,皆不得其法而至尔。儿经多方探听,对八百流寇及马跃其人用兵之道很有所知,其众来去如风,一日可奔行百里,虽来往流窜却从不据城而守,专挑南阳兵守备空虚之处策动俄然攻击,是故频频到手,南阳军乃是欲求一战而不成得。”
袁逢神采阴晴不定,望着袁术久久不语,很久始叹道:“吾儿生长矣。为父老朽,不久于人间,袁氏复兴之望,当在本初与汝。”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