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第1页/共3页]
贾琏恰是芳华年纪,意气风发,固然还没有儿子,但初为人父,新奇之余,也对女儿怀有一份朴拙的心疼之心。此时听贾环提到女儿,就忍不住嘴角往上翘,显摆道:“环哥儿得空了,也去看看你侄女儿。她刚生下来那几日,满身红彤彤的,长得也皱皱巴巴的不甚好,现在倒也长开了,小鼻子小嘴巴,生得非常聪明呢!”又忧愁道:“只可惜不是个小子。”
他问黛玉道:“姐姐才刚站在那边,是做甚么呢?”黛玉看他一眼,脸上笑微微的,又看前面,笑道:“作诗呀。本年的春光格外好,比往年都长。我想着,这春季最好的光阴,无过于初春,小艳疏香,娇软无穷。最合适作诗的时节倒是残春,多少难过呢。是以也想诌一首,在那花前立了半日,终究得了几句,却也不大好。”
贾环亲身磨了墨,放开一张乌黑的宣纸,黛玉选了一只小毫,饱蘸浓墨,提笔将那首新诗写了。贾环向拿纸上瞧了,冷静在内心念了两遍。
“我是想着,我们家虽说眼下繁华安闲,却不成不为先人做个长远筹算。”贾环把本身的设法细细捋了一遍了,娓娓道:“这自来繁华权势难久,哪一家都是如许。昔日晋朝‘王与马,共天下’,现在乌衣巷内住的尽是平常百姓,唯有两件东西是如何也不会变的,一是田土,有了本身的地步,人再勤奋些,便能够耕作收成,不至于捱饿,一是读书,读了书,才有进身之阶,才气为官做宰,把住这两样儿,才是家属久存之法。我们家现在别的都足了,只是这两样儿不敷,若能在祖茔四周广置农家,大师议定了,或是由这一房管着,或是由那一房管着,相互周流,又拿出多少来奉祖宗,多少做学塾里的供应,又少了积弊,又把事儿办了。如此一行,便是哪一日风云变幻,祖宗也不起码了供应,学塾里也得了足用的资财,或是请些好先生来坐馆,或是布施那向学的穷门生,岂不一举两便。我也只能想到这里了。就老爷说,我这个主张,可不成行呢?”
话说到这份儿上,贾环也见机的起家,低头告别道:“凡事天然都听老爷讯断。既然有了老爷做主,儿子就放心了。那我就先下去了。”
黛玉道:“长辈们没挑,我们就先挑了,这但是不好。叫人说到老太太的耳朵里,少不得带累你。”贾环道:“给长辈们的东西我都是单放起来的,那里敢混在一堆呢。本来就都是给姐妹们的东西,品格也没差,姐姐先挑也是一样。”
贾环沉了脸。丫头们见他出去了,面面相觑之余,忙抢上前来施礼,又与黛玉施礼。贾环看着糟心得不可,挥挥手道:“还愣着做甚么?瞥见有客上门,还不去泡茶?”
姐弟两个又说了会儿闲话,黛玉在那堆土仪当选了可心的几样儿的东西,便要归去。临出门时,撂下一句话:“闲了看看你三姐姐去。”
又是一阵沉默,父子两人谁都没说话。贾政考虑着开口:“我晓得了。只是这事情虽算不上大,也不是一小我能做成的。待我和你伯父另有你大哥哥二哥哥筹议去。”这里说的就是贾珍和贾琏了。贾珍是现在当家理事的贾家属长,贾琏打理荣府的俗务,触及到全族的事,这两小我不管如何是绕不畴昔的。
出门正撞着贾琏,一袭宝蓝色锦袍,装束得超脱俶傥,玉树临风,正在那边等着回话。他忙上前去见礼,贾琏忙扶起他来,又贺他一试就过了童生试。贾环连连摆手,内疚隧道:“阿谁不算甚么。还没恭喜哥哥弄瓦之喜。”
说到作诗,贾环已经不像畴昔那样头疼,却也没有多少兴趣。作诗对他来讲,更像是一种纯粹的技术,写来对付科举和神采达意罢了。但他虽不擅作诗,却擅赏鉴,这一点与黛玉是恰好相反——黛玉擅作,对品鉴诗文反而没有太多的兴趣。贾环见过黛玉的习作,与史有定论的大师天然没得比,胜在灵气实足,饶有情致。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