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整顿亲军[第2页/共3页]
刘大夏闻言却感觉天子的这个来由不免有些牵强了,并且另有一个疑问不吐不快,“陛下,如果按军衔才气授予武官官职,那武官的官衔品级又有何用?”
“没事。”郑德摆了摆手,对于“军功授爵“这类汗青必修的东西天然是晓得的。笑着道,“这可不是甚么军功授爵,军衔除了辨别一名军官级别以及获得相对应品级的俸禄以外,可没有甚么田产之类授予的。”
听到皇上不推行军衔制,刘大夏闻言也是暗松了一口气。毕竟新皇才方才即位,朝廷还真经不起太大的折腾。不过他不晓得的是郑德不是不想,而是感觉机会还不成熟临时放下了。想到这他又提起了别的一件事情,“陛下,当今天下卫所军户流亡严峻,还请陛下派出清军御史清查军籍户口。”
刘大夏闻言也被天子的这个设法给震惊到了,“莫非陛下现在就筹办在军中推行军衔轨制吗?”
“这也是朕想和诸卿说的。”
“如此一来陛下为何又要多次一举设置军衔呢,毕竟武官有品级不是一样能够加以辨别。”刘大夏有些奇特的扣问,如许看来军衔和武官品级仿佛也没有甚么辨别啊。
郑德也没有卖关子,直接说道,“所谓军衔制与品级差未几,不过只是为了辨别甲士或则武官的品级而设。朕将军衔分为六等十七级,分为元帅、将官、校官、尉官、士官、兵士六等,此中元帅一级,为最高军衔;将官分为大将、大将、中将、少将四级;校官分为上校、中校、少校三级;尉官分为上尉、中尉、少尉三级;士官分为上士、中士、少士三级;兵士分为上等兵、一等兵、列兵三级。军衔与军职相对应,若没有相对应的军衔则不能授予相对应的军职,若没有呼应的军功以及才气则不能晋升军衔。”
“每旅缩编为四千零五十人,设旅长一人,旅副两人;千户改成团,每旅下设三团,团一千三百五十人,设团长一人,团副两人;每团下设三营,每营四百五十人,设营长一人,营副两人;每营下设三连,每连一百五十人,设连长一人,连副两人;每连下设三排,每排五十人,设排长一人,排副一人;每排下设五队,每队十人,设队长一人。你就按如许的体例将亲军清算一番吧。”
“兵贵在精而不再多!亲军只是宿卫皇城,又不是戍守京师,这事就如许定了。”郑德懒得和他在这事上多做胶葛,转过甚对熊绣说道,“熊卿,这事还得交给你去办吧。在清查亲军二十六卫的同时,除了锦衣卫、旗手卫以及武功中卫、武功左卫、武功右卫外,再从残剩二十一卫遴选精锐士卒构成十二旅。”
“臣领旨。”熊绣看到天子表示坐了下来。
“皇上,兵部尚书刘大夏、左侍郎熊绣求见。”王岳这时候走了出去。
见天子看向本身,熊绣起家拱手一礼道,“回陛下的话,先帝活着时曾命臣清查腾骧四卫,发明其名额有三四万人,却有一万四千人都是虚籍,每年耗费钱谷数十万之多,多数入了小我的腰包以内。为首者乃御马监寺人宁瑾等一干寺人,还请陛下措置。”
“腾骧四卫,大明亲军二十六卫之一,掌随驾保护,并不归五军都督府,而是归御马监掌管。没想到不但边军呈现军丁流亡缺额的环境,连本身身边的亲军也呈现了严峻的吃空饷题目。既然腾骧四卫都呈现了这么严峻的题目,那其他二十二卫莫非就没有吗?”郑德想到这对外号召一声,王岳很快走了出去,“把刑部尚书闵珪找来。”
“臣遵旨!”熊绣点了点头,又问了一句,“陛下,这十二旅的番号?”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