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赈灾事宜[第2页/共3页]
刘健轻捋髯毛,看了李东阳一眼,“除非在你我致仕之前撤除刘瑾,否者此后必成大患啊!”
“如何一下就派出三位朝中大员去卖力此事,这也太正视过甚了吧。”刘健顿时感受有些不当,“陛下,先皇方才驾崩,朝中还需求六部九卿诸位大臣主持大局,并且此时已经畴昔了六天,现在敢去恐怕已经来不及了。我看不如让南京户部尚书熊翀作为钦差构造赈灾事件。”
李东阳闻言一脸无语地看向他,撤除刘瑾说的轻易,却也不是一件简朴的事情。再者人家现在也只是代天子批红,又没有惹出甚么天怒人怨的事情,又有甚么来由去做此事。如果一不谨慎触怒了天子,岂不吃不了兜着走。
谢迁闻言直接站了起来,“陛下,此事内阁已经让南直隶各府以及州县构造施助哀鸿,并且已经畴昔了六天了,想必哀鸿均已经妥当安设了。详细环境只需让本地官员上报便可,又何必再派钦差前去,大动兵戈呢!”
两人对视一眼,虽未明言,但眼神明显已经给出了答案。郑德无法的摇了点头,明显对三人有些绝望,“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如果朝廷不派钦差前去灾区调查,又如何晓得灾区的详细环境如何?又如何晓得本地官员是否会欺上瞒下,竭尽尽力赈灾呢?如果百姓得不到妥当安设,激起了民变又该如何办呢?”
郑德在刘瑾走后,又让王岳翻出了各地上报灾情的奏章,细心看了一遍。发明各地都只是提了一下受灾环境,至于受灾到底有多么严峻以及有多少人受灾均语焉不详。
“还是茶陵看的清啊!”刘健轻叹一声,却又还是颇感担忧的说了一句,“或许是陛下方才即位,需求依仗你我三人,才会事事顺着我等意义来办的。如果等你我都致仕了,陛下年幼轻易受人勾引,刘瑾岂不是要没法无天了?”
刘健闻言看了李东阳一眼,也是无法的摇了点头,“茶陵,你这趋吉避害的本性还是要改改,老夫这首辅也是当不了几年了。如果再如许的话,到时候老夫如何放心把这个位置交给你啊!”
郑德闻言看了谢迁一眼,又看了其他二人,“你们也以为是大动兵戈吗?”
“也是。”刘健闻言看了他一眼,微微点头,“先人自有先人福,看来我也该学学茶陵的性子,凡事都该看开一点了。”
“陛下言重了,此事乃是天灾不成顺从也。陛下只要冷淡小人,秉承先帝遗志,勤政爱民,上天必不会降下灾害。”
刘健闻言细细回想起来,仿佛还真是如许。这一个月以来,刘健三人仰仗着顾命大臣这块金字招牌,以先皇的遗志为借口,倒是做了很多弘治一朝想做又没能做成的事儿。如果刘瑾真是能够干与朝政的话,很多事情一定会做的如此顺利安妥。现在细细想来,天子也必定在此中充当了首要角色。
李东阳笑着看向他,“阁老所迷惑的是,陛下为何会因为六天前一件已经处理的事情而大动兵戈吧。”
“阁老慎言,刘瑾干与朝政的确有违祖制,却也没到必杀不成的境地,免除便可。何必是以触怒了皇上。”
“阁老谬赞了。”李东阳笑了笑,对于刘健的调侃,倒是毫不在乎。
“陛下这是忧国忧民啊!”李东阳淡淡说了一句,以后就没有了下文。
“走吧!余姚走了,值房内另有很多事情等着你我措置呢。”刘健说完,抢先拜别。
李东阳苦笑一声,倒也没有因为刘健的话惭愧难当,“阁老,你也晓得东阳早有致仕之心,若不是先帝驾崩,恐怕我早已经告老回籍了。在我看来,还是于乔更合适这个位置。”在宦海摸爬滚打四十多年,他早已经厌倦这统统了。以是让他当内阁首辅明显是不成能的,现在也只想致仕回籍好好安度余生。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