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固守潼关[第3页/共5页]
一起行来,袁承志便见潼关外城百姓也是尽数在退入内城。
袁承志问道:“邓将军既然让我入将军府议事,却不晓得我走以后,此处角楼会由何人驻守?”
他举头朝着城下战况望去,角楼的通口处有人疾步跑了过来,袁承志转头瞧去,只见奔上角楼的是个浑身是血的年青兵卒,身上所穿恰是潼关闯军礼服。
步入书房当中,袁承志借着虚晃的灯影,便见有一人头戴虎首鎏金盔,身上也是革甲戎装,此人坐在一张案几之前,心知知此人必是邓苍华,而带路的兵卒俯身便要叩拜,只见邓苍华将一挥手,将传令兵卒的身形扶起,随即邓苍华一摆手,说道:“危城将倾之时,虚套的礼数都可面了,外城的百姓、兵卒迁入内城之时停止的如何了?”
年青的兵卒道:“再有半刻时候便可全数入城,只是囤积在外城当中粮草却只能运回小半。”
城下敌军的擂鼓之声听了下来,便听城下‘踏踏踏’的马蹄声传来,在沉郁的马蹄之响中,一个骑着灰马的骑士跃道攻城敌军的最前线,骑士满身被重甲包裹,可见的只要充满杀意的双瞳。
袁承志为守住地点角楼本身已是旬日未曾歇息过,此时盘膝坐在角楼之上,规复本身材力,夜色渐深,城头上的兵卒们也是困顿非常,攻城敌军时不时的做擂鼓做将攻之状,如此虚真假实恰是疲军之计,城上兵卒也是不敢有涓滴粗心。
“承志,你看,城外周遇吉雄师云集,又有红夷大炮助阵,潼关本来就是我们从孙传庭手中打下来不久,城郭都还没有完整补葺好,现在被红夷大炮轰击,陷落是天然的。内城的好处就是红夷大炮轰击不到,我们能够仰仗死战来守。”
潼关城下明军蠢蠢欲动,炮火抢先轰击,随后无数攻城东西簇拥而上。
一剑刺死一名刺客,此时见后身两人夹攻而来,袁承志平空发力,一掌劈空而出,竟是以反震之力转挪腾身,然后袁承志手中青钢剑散出一蓬精芒之光。
此名刺客未及回身,忽觉喉间猛地一冷,竟是有剑光自喉颈只见透出,然后便见一寸青锋带着赤色,剑上的光如惊破一场梦,余下两名刺客也是来不及反应,料不到袁承志的剑已能在一错身之间以逆刃背身收回,本身火伴的性命却在一个错身间逝去,只见刺穿火伴脖颈的青钢剑又是一收,顿时脖颈上已是鲜血如注喷溅而出。
城头的刺杀并不影响天亮后明军的打击。
外城郭四周角楼皆是守城的要地,本是要多派人保卫,可潼关当中本有三万之众,可旬日苦战之下城中能战的守军已不敷半数,而劈面攻城兵卒当中更有红夷大炮,战役力、杀伤力都非是浅显兵卒能够敌对。
待听不到邓彦升的脚步声以后, 邓苍华将头上所戴着的虎首鎏金盔缓缓脱下。
袁承志便看到老将军盔下的满头白发,但见邓苍华将虎首鎏金盔举至胸前,方出言道:“此虎首鎏金盔乃是闯王赠送于我之物,我邓苍华本已老迈不堪,现在临危受命,虽有誓死之心,可实在已没有力挽狂澜之能,有所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之说,可懦夫白首已暮年,真的是为之何如!”
城外的大地上充满着阴戾的灭亡气味,站立在城头之上的士卒们仍奋力的挥脱手中矛戈,城中百姓的尖叫声再一次被厮杀吼怒之声淹没。
能有‘虎目苍华,万里奔腾’之称,不但是指邓苍华目中精光湛然,实则也是有赞其人明见策画能意在千里之远。只此一目之视,袁承志也是周身真息一振,明显邓苍华不但是个年过六旬的名将,也是个内家修为已深的武者。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