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结局(预热)[第1页/共5页]
储君的职位仅次于天子,中间另有孟皇后这中宫娘娘,这般严辞厉色,还真能勾惹民气。兵士们只是服从于主将,这些天未曾见过永初帝,皇上的旨意都是经窦玄之口传来,更不知太子“羁押”的定王已然回宫,闻言虽不至于摆荡,却多少感觉迷惑。
而窦玄则还是岿然立在那边,剑柄紧握。
太子和皇后兵临承乾殿,老天子的伤害不免更增一分。
偌大的皇宫,永初帝病中缠绵在榻, 现在能够扼守的,也只承乾殿罢了。
“儿臣遵旨!”定王起家,大步出了承乾殿,执剑立在殿外,黑衣猎猎。
永初帝忙命他出去,窦玄浑身盔甲俱全,进门时也不忘将配刀解下,拱手道:“皇上,东宫脱手了。”
定王在后晌商讨时就已提了此法,永初帝顾忌着伤害未曾首肯。定王背负了老天子多年的猜忌,若执意建言,老天子恐怕还会思疑他有私心,是以当时没有再提。直至此时永初帝面露焦灼,他才旧话重提。
竟然是定王!
他如何会在这里!
太子自幼养尊处优,杀人也都是教唆部下,半点不沾血迹,何曾见过这等场景?
这是个速战持久的体例,风险倒是永初帝最后不肯承担的——
他是永初帝亲身册封的太子,这十余年中,固然一定有多高的名誉,职位却非常安定。
“好,让窦玄去传旨。”永初帝看向定王,“殿外的事,尽拜托给你。”
永初帝没比及太子应召来承乾殿的动静,却等来侍卫的奏报——昭仁宫中禁足的孟皇后带人强闯外出, 因她身份贵重, 卖力看管的侍卫不敢伤害, 又难以禁止,孟皇后已出了昭仁宫,往东宫去了。
永初帝不语,看向定王。
承乾殿外,定王命侍卫点上的几十个火把摆布摆列,映照着中间的窦玄和两位散骑常侍。前面光芒垂垂暗淡,站着数百卫兵,卫兵以后的殿前玉玠上站着个身材魁伟的男人,因天气暗淡又离得远,孟皇后看不清他的面庞,只当是永初帝仓促间调来的哪位将领。
他曾赐与他们的职位、光荣,尽皆反噬。亲身养出的猛虎,凶性大发。
这动静委实过分高耸,且利剑出鞘,携风带寒,竟吓得太子几乎失声,忙今后退了两步。太子卫军立时摆布收拢,将他护在正中。
孟皇后的心境垂垂又安宁了下来。
此时既然都已发难了,哪另有甚么顾忌,当即道:“窦玄谋逆,挟持皇上、本宫和太子,谁能调左屯卫军救驾?”
太子当即现出喜色,厉声斥道:“大胆窦玄,还不认罪!本日即便你能挟持皇上,等定王被押回京,你等罪过还是会被查明!众将士——窦玄谋逆反叛,罪当连累九族,你等只是受命行事,被窦玄蒙蔽。弃暗投明,帮手救护皇上,既往错误不究,论功封赏!”
段元杰报命。他毕竟是一卫之主将,技艺比之其他兵士高出很多,想冲出这一道宫墙并不难,当即返身往外冲杀。
光顺门的卫甲士数不算多,但是带兵的陶靖和高元骁倒是此次在泰州和北庭疆场上立了军功之人,非段元杰所能比拟。宫内各门没有城墙能够扼守,数千禁军混在门外厮杀,陶靖与高元骁如同两尊门神,骑马紧紧扼守在门外,将近前的叛军尽数斩杀。
他的话音未落,忽听地上铮然作响,一柄乌黑的长剑吼怒着飞来,端端方正钉入太子跟前的地砖。
太子遂厉声道:“神策卫和龙武卫已看破窦玄诡计,赶来救驾。持续犯上反叛的杀无赦,你们可都想清楚!”
调来将领又如何?
永初帝躺在病榻上面色极差,倚着靠枕安息, 紧握的骨节几近泛白。
定王的呈现让情势蓦地折转,羽林军中埋没最深的棋子已被肃除,那蓦地的杀招已足以震慑民气。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