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9章[第2页/共3页]
定王觑着他,目含核阅,“本王听闻姜刺史持身极严,从不踏足声色之地,本日倒巧。”
及至永初五年,东襄王病重去世,王位瓜代之际,永初天子不知是听了谁的进言,遣使臣前去东襄,索要被东襄占据的城池,很快便被对方回绝。因而永初帝出兵北上,由定王领了征北大将军之衔,一口气夺回了被占据的城池,此中便包含墨城。
外头夜风微凉,阿殷走出来闻到清爽气味时,才明白里头的香气有多么芬芳。
常荀意犹未尽,“今晚跟我去听曲儿看舞吧?百里春薛姬的舞但是凤翔城里出了名的。那边的酒菜也是上等,品酒观舞,才气慰劳陶侍卫跟着殿下剿匪的辛苦。”
东襄将领的令媛,流浪后逃至此处……仿佛有甚么动机浮起,却被琴音扰得无影无踪。
两人的劈面,一名盛装的舞姬正盈盈而立,背面摆了把琴,只要一名妙龄女子抚奏。
*
在东襄那边,这场大战削去了王后的一半权势,北宁公主也不知使了甚么手腕,竟仰仗三寸之舌抛清本身,将战事得胜和墨城百姓被屠的罪名全都推给了王后一党,随即将亲生儿子推上王位,本身成了太后。
东襄地盘广宽,民风彪悍,尚武的民风传承了数百年,年青的男女几近都能挽弓举枪上疆场。暮年大魏偃武修文,非常受了一阵东襄的逼迫,北庭都护府往北的几座城池都被东襄占据,耀武扬威。
他有些愣怔,面前的舞姿都恍惚了,竟变幻成那日姜府上阿殷舞剑的模样。他看向身侧,没寻到熟谙的身影,不知为何有些空落落的,因而举起玛瑙杯,将浓烈的酒一饮而尽。
负伤的女人歇了两日立马就来上值,定王见都有些不测。
他像是刚从城外返来,玄色披风的下摆沾了点灰尘,那马鞭还折起来握在手中,带着身后的四五小我大步流星的朝里走。在月洞门口瞧见已然换上侍卫圆领袍的阿殷,定王脚步微缓,道:“伤都好了?”
“回殿下,伤势已经病愈。”阿殷快步跟了上去。
姜玳在为定王劝酒,虎魄色的酒液在玛瑙杯中活动,隆冬的夜晚在这阁房里显得炎热。
女老板态度热忱,声音却不轻浮,“常三爷,可算是盼到你了,这几日没露面,又是发财了吧?薛儿正号召朱紫,常三爷稍坐坐,我先给您上两壶好酒?”
大魏四周有十多个邻国,各自强弱不一,要说最让人头疼的,便是这东襄了。
这大略就是常荀经常念叨的薛姬了。
巷子两边皆是独门独户的小院,门脸瞧着不起眼,传闻里头住着的却都是来往各地的富商豪贵。走到最内里,劈面蹲着两只石狮子,摆布的院门裁撤,里头却停满了香车宝马,衣衫新奇的伴计们照顾着马匹,偶尔跟擦肩而过的小侍女调笑。
见得定王,姜玉嬛盈盈起家拜见,阿殷惯性的目光四顾,瞧见那舞姬时,微微顿住。
她长得很美,典范的东襄长相,眼中有淡淡的蓝色,鼻梁高挺,长发微微卷曲。恰到好处的妆容烘托她的面貌,身上一袭银红洒金的舞衣,质料绣工却都是极上乘的,腰肢处只要一段薄薄的细纱,将里头细嫩的肌肤半遮半掩。胳膊上也只要小半截纱袖讳饰,底下赤着双足,脚腕上装潢金环,应能随她舞姿而有妙音。
她觑向那头的姜玉嬛,那位也是红着脸微微垂首,手指藏在案下,揪住了衣袖。
阿殷不免将薛姬多打量两眼,随即朝姜玳见礼,与姜玉嬛目光相触时,倒是各自如无其事的挪开。
“谢司马体贴。”阿殷笑了笑,“些许小伤,不敷挂齿。”
阿殷要了几样小菜,闲闲的问那小丫环,“这位薛姬,我瞧着如何像是东襄人?”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