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冒名借阅[第2页/共3页]
月华昂首扭身看了一眼,见是一个眉清目秀的陌生小寺人,也便不予理睬,重新低下头来。
荣祥嘿嘿地笑,连声道“不敢”,倒是听话地松开了手。邵子卿抱着那几本书便回身出了御书房。
“姐姐一看在皇后娘娘跟前便对劲,皇后主子对你真好。”
月华放下了手中针线,又捧起书籍,秦嬷嬷见了,便奉告她,宫中有文渊阁,藏书颇丰,月华如果喜好,能够去看,只是那边的册本不能借阅别传,必必要在阁中看。
她靠在窗台上,耸着肩膀,将怀里的捧炉搂得死紧,很快便被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吸引了出来,浑然不感觉酷寒。
小寺人欣喜地接在手里,便是一股扑鼻的香气,翻开来,竟然是热气腾腾的烤红薯,外焦里嫩,甜香肆意。别的另有两块酱得酥烂的牛腱子和蹄筋,恰是佐酒打牙祭的好吃食。
月华实在无聊,便果然去了一趟她所说的文渊阁,刹时如获珍宝。文渊阁分东西阁,西阁当中有翰林院士常常在此编撰,修检文籍图书,申时便散了出宫去了。东阁内皆是藏书,史记,诗词歌赋,兵法,工法,散文轶事,渊海漂渺,琳琅列举,月华乃至在此中发明了几本关于刺绣针法与染色技能方面的手记,的确爱不释手。
陌孤寒顺手翻拣两下:“全数?”
下中午陌孤寒都会留在御书房里议事或批阅奏章,月华差人送过两次参茶,本身却见机地没有往跟前凑,至于那茶是冷了泼掉了,还是被赏了主子便不得而知了。
这里鲜少有人出去,高雅清幽,只是可惜,文渊阁里的图书不能照顾出阁,而东阁里,为了制止走水,并没有生炭炉,不是普通的清冷。月华去时会揣一个捧炉,翻捡了喜好的册本或话本,站在书架前,一边替代动手翻看,一边冷得顿脚。
邵子卿正端坐于炭盆跟前,手里捧了本日送来的奏章细心研读,闻言抬起脸来瞥了一眼:“错了,荣祥,我所说的那本书乃是竹简,装在锦袋内里的,名为《后汉书.匈奴传记》,你拿的这些册本都是先人誊抄的,质料并不齐备。”
小寺人点点头:“遵循邵大人所言,有关西凉国情地貌方面的册本,已经全数在这里。”
本日气候不好,阁里不生火,小寺人们缩在门里,偷着吃热烫的白酒取暖。见到月华冒着风雪出去,小寺人们笑着打趣:“姐姐这般风雨无阻地勤奋,难不成是想考个女状元么?”
月华扭过甚来,便是背光而站,小寺人看不清月华的边幅,不觉得意地径直走到那书架跟前,翻看书架上的书签,随口嘟哝道:“尽信口雌黄,这上面很多书都是特地遣人实地勘察以火线才记录编辑的,属于史册。一个足不出户的小宫女晓得甚么?”
小寺人一边嘻嘻呼呼地翘着舌头贪吃,一边满不在乎地摆摆手:“姐姐便放一百二十个心吧,本日落雪,西阁早早地落了锁,全都出宫去了。”
“主子,刚才在文渊阁仿佛见到皇后娘娘了。”
言罢将手里揣着的油纸包递给小寺人:“喏,拿着,空着肚子喝酒要伤胃的。”
有人“噔噔噔”地攀上二楼,急呵呵地在书架上翻找甚么书。因为个子不高,连蹦带跳。
陌孤寒极少到后宫里来,几位妃子也低头沮丧,好似霜打的枝叶,少了些盛气凌人,辩论都恹恹地提不起兴趣。只要那君婕妤这些光阴颇得了几次恩宠,被滋养得柔滑水灵,以是在平常存候中,不免被雅嫔和泠贵妃二人借题阐扬,挖苦过两次。
月华只笑笑:“老端方,如果有西阁的人过来寻书,便咳嗽一声,我也好躲避。”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