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城村[第1页/共6页]
张慎言是明朝吏部尚书王国光的外孙,很早父母双亡,由祖母一手养大。他自小颖慧绝伦,家学渊源,才调出众,有文章曾被视为三晋楷式。明万历庚戌年中进士,今后踏上宦途。所过之处,官声甚好,做陕西道御史期间政绩卓著,本地公众为其建了祠堂。张慎言襟怀开阔,不避权贵,平生宦途盘曲,因“三案”违逆旨意,被贬谪戍守甘肃酒泉,却能宠辱不惊,在肃州构建“快雪亭”,日日著作此中,以诗文当吹笳拊缶,得意其乐。赐还后,补湖广道,迁太仆少卿,太常卿,转刑部左侍郎,又因谳狱分歧帝王旨意,罢官家居。而后在屯城的泊园度过了八个春秋。
屯城村除民居修建颇具特性外,比较有影响的修建另有一座东岳庙,庙为金代修建,正殿和耳殿石柱上刊勒的修建年代,如“承安四年”“大安二年”“泰和戊辰”等还清楚可辨。掐指算来,大殿已历约八百年。飞檐斗拱,巨大的具有较着收杀的抹棱檐柱,仍然是金代原物。但屋顶是上世纪60年代返修过的,已非本来的螭吻雕甍。正殿屋脊上后补的三个五角星,曾被拍照家们传为笑谈。唯有一座古钟和几根石柱保存了一丝原貌,院中摆布有松树围起的两条甬道,石子摆设的图案为“打倒美帝,打倒苏修,打倒刘少奇”,字形模糊可辨。传闻屯城东岳庙的庙门曾经非常壮观,四梁八柱,木雕纷披。上世纪阿谁特别年代,有村人把庙门上的铁钉敲下来卖了钱,门上木雕被粉碎殆尽。现有的大门为厥后补建,平常风景罢了。
崇祯十一年(1638),张慎言被再次起用,任工部右侍郎,崇祯十四年(1641),官迁南京户部尚书、掌右侍郎御事。崇祯十七年,福王在南京即位,史称南明,拜张慎言为吏部尚书,张慎言上书“复兴十议”,虽被采取,却难实施。他遭到阉党的进犯弹劾,被迫上疏辞退。大厦将倾,独木难支。当时,张慎言独一的儿子张履旋(崇祯十五年的乡试举人),贼犯阳城南部山区时被执,要把他送到平阳去,张履旋写了一封和亲人诀别的手札,叹曰:“吾大人不为乱臣,吾岂为贼子乎!”遂投崖他杀。家破国亡,致仕后张慎言无家可归,借居安徽芜湖、宣城一带,只要孤孙张泰茹前来于膝下侍俸。经历了国破家亡惨烈的伤痛,张慎言人生抱负悉数幻灭,此时的张慎言,对糊口的要求降到了最低点,说:祖孙相聚足矣!清顺治二年(1645年),大明亡,张慎言病死于安徽芜湖。明史有《张慎言传》记录:“山西尽陷贼,慎言无家可归,流寓芜湖、宣城间。国亡后,疽发于背,戒勿药,卒,年六十九。”张慎言有病不让医治,表白了他甘为大明殉葬的求死之心。
张慎言身后由孙子和如夫人田氏扶榇归葬。
据乾隆版《阳城县志》卷十六《志余》载:“泊园,明太宰张慎言别业也。在县东三十五里屯城。其地名虎谷,本王国光尚书小筑,后太宰复营此为菟裘。其处松柏苍翠,溪涧盘曲,秋冬之际,红叶弥满山谷间,尤其奇胜,溪尽处为小桥,桥北绝壁,建阁其上,状若飞楼,言曰“菌阁”,最称幽旷之居。”想必那座在桥北绝壁上制作的阁楼,远远看上去像一只庞大的蘑菇,以是起名为“菌阁”,张慎言在菌阁完工后,又诗一首,题为《虎谷飞阁成落之》,云:“别浦乍晴新雨后,长林才弄好音初。筇将倦矣云多白,酒忽醒时松正疏。淙响欲逋留可住,冷风送善领其他。看来诸好纷繁落,着此孤亭良不虚。”
2014年的正月初三,是一个雾霾覆盖下的好天。早餐后,领着女儿,轻装简行,朝阳城方向解缆。操纵春节休假的时候拜访几个古村庄,是年前就定好的打算。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