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进八章粉饰太平笔难落 画著河山睹思颜[第1页/共3页]
赵嬛嬛掩着小口道:“好短长,十八岁就闯荡江湖了,现下还是宣抚使?徒弟,你和我说说她吧。”黄裳道:“也好,此女固然出身绿林草泽,但盗亦有道,听闻从不害民,反而还替天行道,助强扶弱,你听听她的事迹也好。”
三娘沉吟半晌后道:“此趟好久未能出游,既然官家下旨了,各路州县皆可扎灯、引灯队上东京展演各地灯饰,我山东路不派灯队前去,只怕遭百姓嘲笑,既然林师兄所部也需光阴操训,不若便将大比武押后一个月,我亲身带山东路灯队前去东京,待东京灯会结束后,我们再停止大比武。”
见诸将官都不反对,三娘大喜过望,当即命青睐虎李云、旱地忽律朱贵筹办彩灯,命杜迁、宋万遴选人手构成灯队,只待数天后灯具扎好,便要浩浩大荡上都城去。
到了内里,黄裳早已对内里陈列了然,正面铺著御座,两边几案上放著文房四宝,象管,花,龙墨,端砚,书架上尽是群书,各插著牙签;正面屏风上堆青叠绿画著江山社稷混一之图。
赵嬛嬛哦了一声,冷傲道:“这女将军尚在人间?”黄裳嗯了一声道:“听闻这位女杰十八岁便名震江湖,嗯,嗯,现下算来或许已经三十多岁了,她现在恰是山东路藩镇宣抚使,也是我大宋建国以来,第一名出镇一方的女中豪杰。”
赵嬛嬛也不觉得意,一双巧眼眨了眨,笑得如同一只小狐狸,神奥秘秘的道:“徒弟,我在父王睿思殿里发明一个顶好玩儿的事,你同我去看。”说罢便来拉黄裳衣袂。
本来此少女倒是道君天子第二十女,名嬛嬛,年方十三,母亲乃是贵妃王氏,其母极得宠嬖,赵嬛嬛又自小灵巧聪明、面貌秀美,是以也得道君天子宠嬖。黄裳在宫内编撰道家文籍,道君天子引觉得重,又看重他学问,是以特命黄裳收了赵嬛嬛为门生,专司传授道家学问。
说到这里,赵嬛嬛又笑道:“徒弟,刚才听内侍来传父王口谕,是不是为了道贺光复燕京,都城要办灯会了?”黄裳苦涩笑道:“恰是,官家仁厚,想普天同庆,便在旬月以后,开封府便要停止三天的灯会。”
黄裳碍不畴昔,只得道:“也好,便去看看。”出了端明殿,赵嬛嬛在前头欢畅而行,黄裳只得在背面不竭提示:“公主慢行,去处要端方啊。”宫内之人见是赵嬛嬛,都知她本性,皆让路拜礼,不敢禁止。
赵嬛嬛嘟起小嘴道:“父王都经常出宫去的。”黄裳皱眉道:“官家乃是天子,那里不能去?你岂能比拟?乖乖在宫内读书女红,想要玩耍,大内御花圃诸地你都去得。”
黄裳仓猝起家,冒充板起脸道:“成何体统?贵为皇女,当去处端方。”赵嬛嬛吐了吐舌头,还是笑得畅怀道:“晓得了,徒弟,你同我去看,我便去处端方。”
赵嬛嬛将那画取下来,放于桌案上,一脸恋慕的道:“好个威武的女将军,徒弟,此人是谁?你可晓得?”黄裳细细看了后道:“此画虽未落款,但看笔线画风,倒是殿前太尉陈宗善手笔。听闻当年陈太尉曾出使梁山招安,此画上应是那梁山女杰一丈青。”
内侍走后,黄裳心头愤激不平,忍不住提笔写下丧乱、廉耻四字来,那四字个个力透纸背,刚毅有力,明显是黄裳宣泄心头不平。
赵嬛嬛转过屏风後面,但见素白屏风上御书四大寇姓名,写著道:山东梁山、准西王庆、河北田虎、江南边腊。但此时其上四大寇都已经用御笔划了红叉,黄裳天然晓得,这是道君天子的手笔,招安梁山、剿除王庆、田虎、方腊以后,道君天子便亲身提朱笔,将四大寇名字都画去,以示已然平复贼患。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