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查办[第2页/共3页]
“题目就在于,他并未犯事,反而练兵有素。”
陈文义道:“可请济南府知府出面,张贴布告。侧重笔墨写明,占用集市而不另划地点,乃贾如珠敛财之手腕,并非上意。”
王熙亲身拟的布告,他才放心。
“他所做之事,绝对不止私收商贾例银这一件!”
皇上点头,“看来这贾麟原没有扯谎,他不是志愿被调到德州的。”
皇上倏忽目露肝火,“兰襄此话,意义是前任县尉暴毙,和这贾如珠有关?”
陈文心本身没有亲身来回禀皇上,为的是后宫不得干政这句话。
天子脚下,这贾如珠竟敢如此胆小妄为,眼里可另有他这个皇上?
“这贾如珠真是该死!竟敢为一己私利暗害朝廷命官!”
“可见这贾麟原也不是同流合污之辈,他明面上不敢违背,暗中汇集齐了贾如珠的罪证,等候合适机会揭露他。”
陈文心一夜把那挨打老者的事挂在心上,一大早就起家,叫白露请吕宗同去看望那老者。
她平时都要睡到起码八点才起,今儿如何一大早就起了?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恐怕是这贾如珠通过佟国维的干系,硬要把贾麟原调来的。
“甚么事?”
勤嫔娘娘啊……
王熙也劝道:“皇上的安危事大,此人不如暂交济南府查办,猜想知府不敢包庇。臣所担忧的另有一事……”
恰是因好处不均,他派部下行刺了前任县尉。
县尉不过是七品官职,贾麟原说他在京中秋猎见过皇上和陈文心,恐怕原职不算太低。
第九十八章 查办
看来还不算痴顽。
皇上想了想又道:“查封贾如珠的私库,核算他一共搜刮了多少财帛。另有阿谁唐三,他们之间必有分利。”
知府赶紧叩首,“下官痴顽,皇上想必是不想透露微服出巡的行迹。”
皇上最是看重民气的,常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比如皇上曾经在清华园里写过一封斥骂佟贵妃的信,并同时收了她的凤印去了主理后宫之权。
“这贾如珠狗胆包天,竟然对外宣言治河是皇上的旨意,占了集市要怪只能怪皇上。他一个小小处所官岂敢违背圣意……”
陈文义想起了吕宗,他也算是臣属中的例外吧?
皇上领世人这夜宿于县衙当中,便利把守贾如珠等人,也便于避外间耳目。
贾如珠在德州担负处所父母官已有三年,贾麟原初来此地未及三月。
左迁,即为贬谪的意义。
济南知府在皇上的亲身监督下事情办得极快,贾如珠被抄家撤职,押送都城。到了都城中,天然有皇上的密旨措置他,总归逃不出一个死字。
此话正合皇上情意,“就由王卿亲身拟布告,拟完拿来朕看。”
皇上高坐公堂,淡淡地瞟了那知府一眼,“朕没说你们。”
宫人们都晓得,皇上越是骂谁,就越是汲引谁呢!
这济南知府又不蠢,他把皇上的行迹流暴露去,万一皇上遇刺,那不就是他的任务了吗?
皇上一听此话也有理,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这兄弟二人本籍金陵,一嫡一庶,贾麟原的母切身为妾侍,深受正房夫人的辖制。正房霸道,贾如珠身为嫡子,也一贯逼迫庶弟。
“下官必然谨遵皇上教诲,毫不敢对外流露一字半句!”
当真是贤能。
他又皱了皱眉,“单是如此,还不敷。”
“滚下去!”
贾如珠这东西如许废弛皇上的名声,如果引发甚么暴动,最后受害的还是无辜百姓。
皇上眸子微眯,盯着那知府。
有陈文义和济南府知府并一众府官,再有贾麟原的供词,很快就列举查实了贾如珠的罪证。
“查!给朕全查出来!”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