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小娘家里也有读书的兄弟?[第1页/共2页]
姜莳也不负所托,才十三岁就考中秀才了。
分开茶馆后,姜穗宁先把姜莳送回家。
真烦,如果能快点长大就好了。
方小娘眼中刹时迸收回光彩,冲动得脸都红了,“传闻从青山书院出来的学子,最低都是举人起步,就连上一届的榜眼也是青山书院的门生呢。”
“读书人也要用饭,也要费钱啊。”
又弥补:“你不准偷看哦。”
“小莳返来了。不是和你阿姐逛街去了吗,如何不欢畅?”
“十三岁的秀才公啊,往前一百年都找不出如许的神童了。”
姜穗宁抿了一口茶,轻声问:“那小娘的意义是?”
姜逸回过神来,三两下收起信纸,仓促道:“别闹,我要去见父亲了。”
姜莳被勾起了猎奇心,踮起脚尖去看,“阿姐给你写甚么了?”
*
方小娘明显也听过,面露迟疑,“传闻青山书院每年测验招生,题目都很难,我弟弟之前只跟着一个老秀才读书,恐怕比不过那些家学渊源的学子……”
他捏着信封,低下头蔫蔫地说:“我晓得,你们都拿我当小孩儿,有甚么事都不奉告我……”
姜母一惊,“她骂你甚么了?”
她还深思着,要不要下次叫姜聿过来露个面,两边相看相看呢。
姜逸走出院子才反应过来,宁宁一开端就筹算好了,要让他去压服父亲吧?
他七岁那年,姜父给他一个铺子练手,成果姜莳差点连本身都给赔出去了,那叫一个惨不忍睹。
姜逸笑着摸摸他的小脑瓜,“晓得了,感谢小莳。”
“就是有曲大儒坐镇的阿谁青山书院?”
姜穗宁指尖轻叩桌面,想了想道:“小娘有没有考虑过送介弟去书院读书,比如青山书院?”
既然已经决定入局,有些事也该提早筹办起来了。
这是灾害,也是姜家更进一步的机遇。
姜莳下车前还恋恋不舍,“阿姐,真的不能在家里多住几天吗?”
她主动开口:“侯爷让我帮您管家,可我不过是一介粗人,在别院管管那十几个丫环婆子还行,这么大的侯府,每日交来回回几百口儿人,方方面面都要管到,我实在是不知从何动手啊。”
姜穗宁淡淡道:“三年前我弟弟考上青山书院后,我父亲出钱给书院盖了三期学舍,又把书院中间的那一片山头都买下来捐了,曲大儒还亲身给我父亲题了一幅字呢。”
听了姜穗宁的解释,姜莳这才勉强哼了一声,摇了摇信封,“好吧,我一订婚自送到年熟行上。”
姜莳的确就是姜家的一个“奇葩”,从小对做买卖一窍不通,算账也算不明白,只喜好看书。
还不等姜父找她,姜母已经在内心判了申玉芝出局。
“小娘快坐。彩秀,去沏一壶君山银针,用最好的那罐茶叶。”
比及姜逸返来,姜莳又从速去了他的院子,“大哥,这是阿姐给你的信。我可没有偷看哦。”
毕竟读书人一贯不爱与商贾打交道,嫌弃他们一身铜臭味儿。
姜莳气鼓鼓的,“她先说我阿姐没端方,说出嫁女不该老往娘家跑。我说我就乐意让我阿姐返来,她又骂我是小猢狲……”
姜母气得柳眉倒竖,“岂有此理!”
“不过……三夫人家里不是做买卖的吗?如何会熟谙书院的山长呢?”
姜穗宁笑着拍拍他,“别急,来日方长。”
“没错。”
“十五岁的童生也很不错了,多少人考到二十多岁还没个成果呢。我看方公子只是缺点运气,还驰名师的指导。”
二人东拉西扯,看似漫无目标地闲谈,话题不知如何就扯到了姜莳身上。
“阿娘,我可不要如许的嫂嫂,还没过门就嫌弃阿姐,那阿姐今后可如何办啊?”
姜穗宁不由发笑,“傻小子,不给你看是怕你读书用心,再说我是和大哥筹议铺子里的事儿,你本来就对这些不感兴趣啊。”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