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第2页/共3页]
由此类推,陈家女儿也都如此类如此。
冯氏闻言,也顺着陈珪的意义笑道:“夫君说的是。毕竟尤大人是朝廷官员,最着紧这礼节风化之事。总没有嫡妻骸骨未寒,就焦急续弦的事理。巴巴儿地等着御史弹劾不成?”
冯氏嗤笑一声,说不清是佩服还是头疼的道:“遵循小姑的意义,一来是祈求神佛保佑公婆身材安康,保佑夫君雄图大展,保佑家宅安然顺利。再则……她与赵家固然此生老死不相来往,但好歹一日伉俪百日恩,看在昔日情分上,也要吃斋念佛为她短折的夫君守一年孝。如此,也不枉两人好了一场。”
抱怨一番后,毕竟咽不下这口气。陈氏悄悄叮咛家中奴婢侍婢撒些银钱与外头街上闲散人等并多少孩童,将赵家高低如何苛待孤寡,凌辱大房,谋夺产业乃至谋财害命等事添油加醋娓娓道来。
陈珪立即明白过来,点头笑道:“她这是邀名做戏,却也是为了我们陈家的申明着想。我就说我这妹子聪敏通透,再不会给家里招灾惹难的。”
陈珪挑眉,饶有兴味的诘问道:“我妹子向来不信鬼神之说,怎地今儿突发奇想要拜起佛来?”
且说陈氏带着一双女儿返回陈家,没过几日,便听到京中流言日宵尘上,句句指责陈氏于夫君骸骨未寒时闹着再醮,实在是不守妇道,不安于室,不敬婆婆,不睦妯娌。诸多传闻,言之凿凿,恍若真事。连带着陈家阖族都颇受影响。长嫂冯氏更是称疾辞了几家宴请来往,免得听人劈面背后风言风语。陈氏一族的叔伯婶姨亦不竭登门扣问,口中虽无甚言辞,实则悄悄抱怨陈氏风评不好,乃至连累族人。
毕竟寡母幼儿人单力薄,如有能够,谁不想毕生有靠,谁又想颠沛流浪寄人篱下?
世人见陈氏一个弱质女流被他们逼迫的哭闹不休,早就软了心肠,再不想当日陈氏的飞扬放肆,陈家的以势压人,只一味怜悯陈氏所嫁非人。
又见陈氏不堪受辱常常便要寻死觅活,便有些公理之士按捺不住,为陈氏孤寡仗义执言。只说若不是赵氏长幼欺人太过,陈氏一女流之辈,岂会冒礼教之大不韪悍然归家?由此可见,世人做事大半都是被逼出来的。陈氏德行固然有亏,但赵氏也并非完人。毕竟夫君身故,放还嫡妻归家再醮之事并非没有,但为了些许家财就毒害媳妇乃至下药害人的行动,的确骇人听闻。倘若当真论将起来,恐怕赵氏婆媳的罪恶才更叫人难以宽恕。
不过几日工夫,赵老太太这一房的名声已是尽丧。任凭赵老太太与赵家二叔百口辩白,终是无用。乃至连赵家几个还在县学上读书的小子也受了连累,每日进学读书,总有不相干的过来扣问这阴私之事。赵家小子们碍于同出一脉,也不好开口说甚么,一番支支吾吾的应对下来,反叫旁人重生猜忌。
顿了顿,又弥补道:“不但如此,听小姑的意义打明儿起还要拜遍京中表里的尼姑庵。三跪九叩祈佛烧香,方能显出她的诚意来。”
再无人当着她们的面儿抱怨陈氏行事不当,扳连了家中女孩儿。
冯氏晓得她这小姑子虽骄横刁钻,但在家里多受父母兄长心疼。因此听了陈珪这一篇话,纵使心下一定认同,面上倒是微微一笑,且不答言。
更何况婆媳妯娌之间本难相处,谁家后宅没有些龃龉嫌隙之事,不过多数是家丑不成传扬。世上没有不通风的墙,赵产业日在灵堂上的各种疏狂怪诞之举,也并非没有人晓得。就连赵氏族人,也有看不过眼悄悄非议的。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