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初入林府[第1页/共2页]
林家几代单传,传到他这一代时,已是子嗣不丰,后继无人了。他总觉得本身射中无子,此次往五服以外遴选继子,实是想着不能断了林家的香火,只是也没抱过量的希冀。
梁誉手里还拿着一壶酒,走过来不满地嘟囔道:“不说这些了,喝酒喝酒。”
林如海见他年纪虽轻,言行却慎重,态度不卑不亢,心下略为对劲,点了点头,又笑道:“贤侄年纪悄悄,倒是才兼高雅,当真是后生可畏了。本官固然鄙人,本日也托大一回,考考贤侄的才学罢。”
他们的干系乃在五服以外,林锦齐此番见他,固然有一层相认继子的启事,却也不能失礼。
“回大人,十二了。”
林如海又问了几个才学上的题目,皆是非常对劲,这少年年纪虽轻,悟性却高,又兼才情敏捷,见地独到,言辞之间又能看出心性之豁达纯粹。
――――――――――
林锦齐天然是晓得黛玉的,挑了挑眉道:“如何?”
“哼。”
林锦齐点点头,恭敬地施礼辞职。
他本就过着布衣百姓的日子,又身在扬州,并非红楼梦的故事产生的首要地点,就算偶尔听到一些动静,也底子没往这方面想,乃至现在才反应过来。
他这段光阴以来,也见过很多五服以外的青年才俊了,只是毕竟难合他的情意。像他如许的人家,遴选继子要慎之又慎,不管是品德才学,皆要上乘为好。若不然,倒不如不过继罢了。
在此之前,林如海也是晓得一些状况的,晓得他父母双亡,寄住堂伯家中,却也不提此事,只是笑道:“你本日便家去一趟,将一应必须之物自家中带过来。”
只是,考查品德才是最为首要的,只凭几句话断不成肯定。林如海考虑之下,说道:“贤侄才学过人,我心甚慰。如此,便暂居我林府一段日子罢,不知贤侄可否情愿?”
那带路的小厮笑道:“这便是我们老爷的书房了,公子快请进吧。”
林锦齐是个穿越人士。
此次林如海遴选继子,若能选中了他,天然是对他大有好处。他出世在如许的人家,若想出人头地,比起那些官家后辈来不知难了多少倍。如果能成为巡盐御史家的继子,有了如许一层身份,无疑要便利很多。
只是统统还未成定命,林锦齐也不说话,只是渐渐喝完了壶中的温酒。
梁誉听完后,俄然大笑道:“若这事成了,那你但是有一个mm了,哎呀,真是恭喜了。”
而林锦齐如许的出身,又是如何结识了梁誉的,还是因为不打不了解之故。
林锦齐发笑,梁誉还真说对了,黛玉是喜好哭不假,可那般的钟灵毓秀、绝代诗才,只怕世上再无二人。若他能得了这么一个mm,他欢畅还来不及呢。
念及此,林锦齐恭敬地施礼道:“长辈林锦齐,拜见林大人。”
林锦齐忙道不敢。林如海出身探花,才学超群,若能得他指导,自是大有裨益。
林如海笑问道:“‘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这两句话伶仃来看,你如何了解?若联至一处,你又有何观点呢?”
年前才刚落了一场小雪,这天寒地冻的气候里,呼出气来便是一团白雾。林锦齐拢了拢衣袍,脚步仓促,跟着小厮一起穿过西边的穿堂,至后廊,又往南去,便到了一处房室。
林锦齐略一沉吟,便道:“第一句话是说,上位当权者有何爱好,上面的人必会爱好得更甚,是指上行下效之意。第二句话是说,君主行仁政者,助他的人便多。若将两句联至一处来看,大人是在说,上位者应多行仁政,而上面的人纷繁仿效,便能构成良性循环,亦能得更多人拥戴。”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