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垂帘问安[第2页/共2页]
“臣遵旨!”贾政又启:“园中统统亭台轩馆,皆系宝玉所题,如果有一二稍可观看者,请别赐名为幸。”
即另使名公大笔为之,固不费难,然想来倒不如这本家风味风趣。更使贾妃见之,知系其爱弟所为,亦或不负其平日切望之意。因有这段原委,故此竟用了宝玉所题之联额。那日虽未曾题完,厥后亦曾补拟。
贾妃满眼垂泪,方相互上前厮见,一手搀贾母,一手搀王夫人,三小我满内心皆有很多话,只是俱说不出,尽管哭泣对泣。邢夫人,李纨,王熙凤,迎,探,惜三姊妹等,俱在旁环绕,垂泪无言。
那宝玉未入书院之先,三四岁时,已得贾妃手引口传,传授了几本书,数千字在腹内了。其名分虽系姊弟,其情状有如母子。
只见清流一带,势如游龙,两边石栏上,皆系水晶玻璃各色风灯,点的如银花雪浪,上面柳杏诸树虽无花叶,然皆用通草绸绫纸绢依势作成,粘于枝上的,每一株悬灯数盏,更兼池中荷荇凫鹭之属,亦皆系螺蚌羽毛之类作就的。
前日贾政闻塾师背后赞宝玉偏才尽有,贾政未信,适巧遇园已完工,令其题撰,聊一试其情思之清浊。其所拟之匾联虽非妙句,在小童为之,亦或可取。
看过以后,贾妃娘娘放下了窗帘,这时,俄然肩舆愣住了,只瞥见执拂的寺人在轿前下跪,说道:“请娘娘登舟!”
贾妃因问:“薛阿姨,宝钗,黛玉因何不见?“王夫人启禀:“外眷无职,未敢擅入。”贾妃听了,忙命快请。
说到这句,不由又哽咽起来,邢夫人等忙上来解劝,贾母等让贾妃归座。
一时,薛阿姨领着宝钗和黛玉一起出去,欲行国礼,贾妃亦命免过,上前各叙阔别寒温。
自入宫后,不时带信出来与父母说:“千万好生扶养,不严不能成器,过严恐生不虞,且致父母之忧。”怀念切爱之心,刻未能忘。
礼节寺人跪请升座回礼,两陛乐起。礼节寺人二人引贾赦,贾政即是月台下排班,殿上昭容传谕曰:“免。”
贾兰终究见到了元春姑姑,但是她现在是高贵的贾妃娘娘。【零↑九△小↓說△網】母亲不让贾兰跟从,他只能跟着丫环碧月在驱逐步队以外,远远地看着。
贾妃又逐次一一见过珠大嫂子李纨,弟妹王熙凤,以及迎,探,惜三姊妹,不免抽泣一番。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