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抄检大观园(2)[第1页/共4页]
早晨,以贾母为首,宁、荣二府的人堆积大观园,先设香案拜了月,然后登上假山,来到凸碧山庄。丫头们摆上酒菜,贾母居中坐了,爷们分坐两边,邢夫人领女人们坐在屏风后。贾母见桌子没坐满,让三春出来挨着她坐下,命人折来一枝桂花,行伐鼓传花令,鼓停时,花在谁手中,谁吃一杯酒,讲一个笑话。第一个就轮到贾政。因他常日不苟谈笑,一张嘴,大师都笑了。他讲了一个怕老婆的故事。下一个轮到宝玉。他因贾政在坐,本来就局促不安,恐怕讲不好落个没辩才,讲好了又怕说他只会耍贫嘴,就要求换一种体例。贾政就让他以“秋月”为题作一首诗,又限定不准用常描述月色的堆砌字眼。这一来正对了宝玉的心机,提笔写了一首诗。贾政看了,点头不语。贾母知贾政对宝玉格外峻厉,能点头就已不错了,就把海南带来的扇子赏宝玉两把。贾兰见二叔得奖,也作一首。贾政喜不自胜,讲给贾母听,贾母让贾政夸奖他。
贾母让撤去围屏,两桌合一桌。她见少了宝钗姊妹、李纨妯娌,特别是少了凤姐儿,席上冷僻了很多,心中不是滋味。王夫人就劝,昔日人多是亲戚,贾政返来,百口团聚,人少反比往年风趣。贾母让打十番的远远吹笛子,以助酒兴,又让尤氏讲笑话。尤氏刚讲个头,见贾母合眼,看天气不早,就让备小轿送贾母去睡,世人跟着走了。一个媳妇清算器皿,见少一个茶盅,席间又没打,就四下找,却遇见紫鹃、翠缕二人找女人。翠缕让那媳妇放心,茶盅是史女人吃茶端走了,但不知人在哪儿。
本来黛玉见宁、荣府百口团聚,宝钗也在家弄月,不由心中悲惨,倚栏垂泪。湘云见席上贾政兄弟、宝玉叔侄尽情纵横,她插不进嘴,就约黛玉自去联句作诗。山下有个凹晶馆,正与凸碧相对,并且临着水池,恰好对水弄月。二人来到山下,见看馆的婆子已熄灯睡觉,无人打搅,就坐在廊下竹墩上弄月。二人闲谈了几句,听了会儿笛子,筹议如何限韵。黛玉说:“我们数雕栏,从这头到那头,有几根就是第几韵。”二人一数,共是十三根,就以十三元为韵。黛玉起了第一句,湘云接下去,二人相互联句。待湘云说出“寒塘渡鹤影”时,黛玉对上“冷月葬诗魂”。湘云以为这一句虽别致,只是太颓废了,她正在病中,不该作这类过于凄清的诗。黛玉说,只要如许才气赛过湘云。妙玉走来,说是诗虽好,过于悲惨,不必再续下去,不然失之堆砌,反不显这两句了。二人惊奇地问她如何来了,她说她听到笛声,也出来弄月,在此听她们联句。现在酒菜早散,两个丫头正找她们,天已快亮,让二人跟她到庵中坐坐,吃杯茶。三人来到庵中,正吃着茶,一群丫头、婆子找了来。妙玉让丫环领她们到另一间屋里去吃茶,她取来纸笔,把诗续完,说:“这就不觉苦楚了。”二人告别,回潇湘馆同睡一床。
次日,贾珍见西瓜、月饼都筹办好了,就说:“咱家有丧事,不能过节,今儿过罢。”命人杀猪宰羊,备了酒菜,摆在会芳园丛绿堂。吃过晚餐,贾珍带妻妾退席,喝酒弄月。贾珍吃得欢畅,让几个妾吹的吹,唱的唱,接着又行酒令。半夜时分,忽听墙下有感喟声,大师不由毛骨悚然。贾珍厉声喝叫:“是谁?”连问几声,无人理睬。尤氏说:“或许是墙外有人。”贾珍说:“那边是祠堂,怎会有人?”话音未落,一阵风响,祠堂里噼里啪啦一阵门扇开合之声。世人只觉寒气森森、毛发倒竖,就连天上的玉轮也不再敞亮。贾珍胆虽大,也非常害怕。又坐一会儿,各自回房。次日贾珍察看祠堂,门窗关得好好的,只觉得酒醉自怪。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