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个教育专家16年的教子手记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章 如何提高爱的质量(8)[第1页/共3页]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另有位妈妈,当她听到我这些关于应当答应孩子出错的观点时,欣喜又自傲地说,教员说得对,要答应孩子犯弊端。我的宝宝一岁八个月,他犯了弊端,我会耐烦奉告他那里错了。即便偶尔有小小的奖惩,也要让他晓得是本身做错了,妈妈才会奖惩。我采取的体例普通是打手心或者让他在墙边站一会,他都不会哭。这位妈妈的话真让民气惊肉跳,才一岁八个月的孩子,竟然就被她整到“晓得本身错了”,且打手和罚站都不哭的境地,天晓得如许下去,孩子今后会如何!

这位家长说她看到书上说要常常嘉奖孩子,她也会如许做,对于孩子做得好的处所也会表扬,但不知为甚么她的孩子倒是如许的脾气和表示。

注释:

[11]陶行知,《陶行知教诲文集》,四川教诲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298页。

家长或西席是否给了孩子“犯弊端权”,有一个试金石,即当孩子做得不敷好时,你内心真正的设法是以为孩子有不对,并为此活力;还是发自内心给孩子一个宽大的浅笑,晓得他又从这个不对中获得了经历,并且为此感到欣喜――了解了自在的代价,就会承认没有一个孩子的不对是不成宽恕的,每个不对都是他收成经历的一次好机遇,弊端的经历一样有正面教诲的代价。

在当下的教诲语境中,“自在”和“尊敬”是时髦词,但有多少人能真正贯穿其内涵,并把观点和行动打能呢?

很多人担忧如许是在“宠嬖”孩子,或是放纵孩子,这是因为他们错把自在了解为放纵,这类曲解让很多西席和家长在弊端教诲的路上走得很远。笔墨常常会误导人,“爱”和“宠嬖”大要看来有共同要素,究竟上它们不是一种东西程度上的深浅,而是完整相反的两种东西。“爱”必然包含着自在,而所谓“宠嬖”,则是披着爱的外套的“过分管束”――过分管束的解缆点能够是爱,但成果是走到了爱的背面,是反“爱”的行动――在这个题目上,恶果现在有目共睹,启事却一向被弊端归纳。

曾经有个家长向我咨询。她说:我是那种比较尊敬孩子,给孩子自在的妈妈,但是孩子总不好好用饭,我顿顿得追着喂,为这事老是活力上火,您说该如何办呢?我对这位妈妈说:你连用饭的自在都没有给孩子,如何能谈得上尊敬孩子、给孩子自在呢?

蒙台梭利说过,每个儿童起都城必定处于一种精力的无序期,心机活动由混乱走向有序。[10]孩子是作为一张白纸来到天下上的,天下俄然把他包抄,他需求有一个适应过程,即生长过程。就像我们俄然从太阳下走入一间暗屋,眼睛需求适应一会儿才气看清屋里的东西。如果这时别人急于下结论,说你眼睛有题目,这明显不对。

[7]钱理群,《语文教诲门外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第1版,20页。

在儿童教诲中,赏识和不准出错是没法兼容的两种态度,不成能同时运转。一个不答应孩子出错的母亲是不成能真正赏识她的孩子的,她的嘉奖只能产生在孩子做得令家长对劲的时候,强化给孩子的是如许的印象:家长对劲,你就有好果子吃;家长不对劲,就给你点色彩看看。这反而导致孩子会花很多心机和能量来揣摸和迎百口长,耗损自我生长能量。

[8](英)A.S.尼尔,《夏山黉舍》,王克难译,南海出版公司,2010年5月第2版,98页

[12](德)费希特,《论学者的任务 人的任务》,商务印书馆,1984年10月第1版,21页。

[4]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诲》,王承绪译,群众教诲出版社,2001年5月第2版,133页。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

相关阅读: 九鼎人皇    饿郎缠身:买个娘子生娃子    总裁爹地,妈咪9块9!    万界之最强商人    人间炼狱    曾国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