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章 公孙裂变[第1页/共3页]
长安公孙氏却也愈发觉着义渠公孙氏不识时务,目睹匈奴将要完整毁灭,公孙氏后辈若不尽数归化大汉,今后不是且等着被灭族?
公孙贺淡然道:“臣有手中剑,无需膝下子!”
用汤药催产,是要赌南宫公主一举得男;不消汤药催产,是要赌南宫公主分娩时能撑得过来,则将来还能再孕育子嗣。
公孙贺本是躬身垂首,此时却缓缓昂首直视天颜,慨然道:“陛下明鉴,臣虽向来惫懒孟浪,但从未敢在陛上面前耍弄心眼,皆因臣深知本身粗鄙,唯能坦白事君,方得蒙陛下信重。”
公孙贺自幼跟随陛下,却从未闻得陛下用此等语气说过话,不免微是愣怔,躬身道:“微臣在尚公主前就已发誓,此生毫不纳妾,且必好生善待公主,此生不离不弃。”
所谓的公孙家主,天然是指现下正身处岭南,出任南越中尉的公孙昆邪。
刘彻信赖他不敢冒着欺君大罪妄言此事,便是举步近前,重重拍了拍他的肩膀,沉声道:“阿姊生性鲁莽痴愚,倒是没看错你!”
近二十年来,长安公孙氏和义渠公孙氏已垂垂分化,盖因长安公孙氏已近乎完整汉化,尤是公孙贺和公孙敖等小辈,自打出世就住在长安,跟着大汉世家后辈撒尿和泥,压根连匈奴话都不肯学,免得带了口音,被发小们架空。
义渠公孙氏的那些族老过分固执不化,说不通的。
刘彻缓缓颌首,问道:“真不纳妾?”
不说甚么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单凭天子陛下那等“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对峙,岂容汉境内另有保持外夷民风的大汉臣民?
公孙贺忙是躬身谢恩:“谢陛下体恤!”
公孙贺轻笑道:“倚老卖老者,老而不死是为贼,若其悠长窃据族老之位,族内青壮何时得以出头?”
是夜,南宫公主进催产汤药,送入产阁。
公孙贺笑答道:“臣毕竟将继任家主之位,这手刃族老之事,还是莫要沾上为好,且羽林卫乃是天子禁军,如果遭了惩办,不免伤了陛下颜面。”
既是享尽繁华繁华,到得该承担任务时,就得咬着牙扛起来。
公孙贺坦言道:“不但阿父觉着此举势在必行,族叔公孙歂在率胡骑羌骑远赴大夏前,也传讯回京,觉得该当如此……族弟公孙敖更愿扛下此事。”
虽说南宫公主为太上皇嫡女,天子胞姊,无需以子嗣来确保本身的正妻之位,但若未诞下嫡子,就不宜禁止公孙贺纳妾,毕竟公孙贺乃是公孙世家内定的下任家主,膝下有无子嗣极其首要。
刘彻微是扬眉,有些不测道:“不消羽林卫,却想借调宣曲骑营么?”
南宫公主的驸马公孙贺以弱冠之年出任卫尉,位列九卿,乃是天子刘彻最为信重的近臣,公孙世家也在汉军中具有极大的权势和声望。
但是此等悠关其将来乃至性命的大赌局,南宫公主这当事人反倒不能参与定夺,这实在是显得非常讽刺。
史上虽有五胡乱华之祸,但那些外夷但是有大量族人倚为援助的,光靠四支骑营的八万马队,就算暗中串连暗害,想夺了铁血汉室的天下,怕不是在搞笑?
刘彻微是皱眉,见他神情不似作伪,复又道:“你应晓得朕向来不喜臣属虚应矫作,依你之心计,还能不知朕为何说这番话么?”
他们虽向来宠溺南宫公主,但现下江山社稷既已交到刘彻手中,此事还是交由他来拿主张。
公孙贺忙是出言应诺,复又游移道:“然胡那些族老另有十余子嗣为胡骑将官,且有两位军候,此事……”
天家长辈涓滴不思疑宁老医官的医术,担忧之余又颇是迟疑。
“陛下放心,那数位族老的亲眷不过数百人,旁的义渠族人今后会分往别处妥当安设,不会影响胡骑将士的军心士气。”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