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博弈[第1页/共3页]
接过,刘承祐浏览了一遍,没有甚么初级将领,都是中层军官,高行周的旧部,带着点感慨,说:“这些人,都是忠义之士啊,朝廷当大用,明远,你说是不是啊?”
不过,在乾祐四年,刘承祐下诏以郑国公史弘肇赴边,为朔方节度使,冯晖自但是然地,被调离。此公还算见机,诚恳听调,传闻是其年近六旬,身材亏坏,纵故意也有力与朝廷相抗,再加当时党项杂虏反叛,不甚安宁。
“罢了,你有此孝心,朕又岂能强行夺情,回宫清算清算吧,朕允了!”刘承祐叹了气。
回到宫内,正坐御案,深思很久,召来李昉,盯着他,问:“那些违制,擅自进京记念的军将,可曾都记清楚了?”
【书友福利】看书便可得现金or点币,另有iPhone12、Switch等你抽!存眷vx公家号【书友大本营】可领!
临清王府,表里一片素色,林立的白幡在秋风中飞舞,统统灯笼火烛,皆改红色,统统素净之物都被收起,王府高低,满盈在一片肉眼可见的哀伤氛围中,就如已露萧瑟的秋风那般,让民气生戚然。
灵堂早已搭设好,灵座上,很有典礼感地摆放着酒、果祭品及香炉,烟熏含香,催人泪下。大敛过后,高行周的尸体已被置于椁内,除锦衣、珠玉之物外,服从高行周的遗言,将他交战多年的铠甲、宝剑、战刀、雕弓,全数置于此中,几近填满棺椁裂缝。
刘承祐眉头一凝说道:“藏用可善理后事,你身子不便,未免触景生情,还是在宫中疗养,下葬之日,再行出宫,送妇翁最后一程!”
崇高妃这两日情感本就不佳,高行周走得俄然,让人完整反应不过来,贵妃也因为没能见到老父最后一面,深感自责,毕竟不是千里相隔。
不过,一贯对刘承祐言听计从,恭敬有加的崇高妃,此番却刚强地看着他:“请官家成全!”
灵牌高立,规制誊写,皆依郡王例,刘承祐亲身替高行周制定谥号,曰武穆。又着宰相冯道,给高行周写一篇墓志铭。
但是建国之功臣们,却需刘承祐慎重而行。
不过,毕竟是违了例,大惩没有,小诫却少不了,必须得有所警告,另有彼辈上官,也有御下不严之过,在刘承祐这边,都记实在档......
“娘子有孕在身,还望保重,切勿伤了身子,父切身后之事,自有为兄筹划!”高怀德也不由出言开解。
对于这些军官,刘承祐没有大惩的意义,毕竟彼辈也算出于道义,再加高行周才死两日,他也不便对其旧部脱手,那样显得吃相太丢脸,倒霉于他大汉天子的形象。
对于高怀德的豪放,刘承祐非常赏识,但仍旧要将高行周遗泽赐之,将高怀德的爵位自县侯,晋升至临清郡公......
“回陛下,乾祐五年七月旬日!”李昉答。
“呵!”刘承祐将奏疏丢在案上,抬首即问:“本日何日?”
“是!”李昉松了口气,转过身去,心中感到颇深。
高怀德是高行周独一的儿子,天然是作为主丧人,以其子年龄尚小,不能视事,故从高氏远亲当选了一名在京子侄,觉得护丧。
闻问,李昉仍旧谨慎地应道:“陛下说得是!”
哀乐当中,披头披发,披麻带孝,面带悲哀,拜谢前来记念的来宾。高行周生前,职位崇高,名誉甚高,是故京中,稍有资格的文武,皆纷繁着素衣前来,以尽哀思。
金州,地处大汉西南,也是偏狭之地,北接秦岭,南依巴山,汉水横贯其间。本来的防备使康彦环,同客岁被郭荣的杀了的濮州刺史张建雄一样,也是趁晋末之时,自主投诚,多年以来,自专军政,在金州自娱自乐。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