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听政2[第1页/共3页]
“来使免礼!”刘承祐端方于御座,目光下视,扫着韩熙载,声音清澈地叮咛着。
韩熙载还没发话,中间的副使眉毛一扬,顿时朝韩熙载发难:“我说就当待在宾驿,等待召见。此番稽缓,若惹得汉帝生怒,迟误了大事,我看韩公如何福明交代!”
韩熙载头一昂:“臣入北国,自为大唐之臣!”
副使在旁见了,心中冷静记下又一笔韩熙载“亲汉”的表示。韩熙载则捏起一枚铜钱如有所思,召来一名侍从,叮咛着:“你去察问一番,北汉诸类旧钱一贯新钱能够兑换多少!”
“欲开榷场,去岁何故闭市封边,淮南一粒一粟不得入淮北,这是甚么意义?”
“朕倾兵西进平河中,唐主发兵欲犯我国土,如此趁火打劫的小人行动,如何解释?”刘承祐的声音高了些,也冷了些。
闻言,韩熙载端倪顿时一凝,抬眼谛视着刘承祐,就像埋没在鞘中的宝剑亮出普通,严厉隧道:“陛下,外臣所携,乃是我主大唐天子,带给陛下的礼品,非贡品。大唐与大汉,乃并立南北的强国,并无附属之分,还请陛下慎言!”
掂了掂,又道:“分量,仿佛也要重一些。”
“哦!”点头应了声,作了然状,调子拉得老长:“是来乞降了啊!”
刘承祐反应安静,心道此人倒是不肯亏损,又或是不肯堕了其国其主申明,毕竟是,代表“大唐”北来的嘛。
韩熙载仍旧不动声色,安静应来:“闻大汉动大兵平乱,我军不过普通变更,未免生乱,徒为自保也!”
“本使此前不是说了吗,你不必伴随于本使!”韩熙载瞥了副使一眼,非常淡定的模样。
面对刘承祐的明知故问,韩熙载仍旧安闲而答:“外臣奉吾主之命,欲同大汉弭兵消乱,规复两国邦谊,重开商讨,互通有无!”
命人奉上茶水,刘承祐接过,也不看礼单,顺手置于案上,也不矫情,直接道:“南唐主有此美意,此番进贡,朕就笑纳了!”
另有半句直接的诘责,韩熙载没有说出口,也是顾忌真把这个少年天子给惹怒了。
急得生汗,见属官拭汗的行动,韩熙载眼神一扫,问道:“是否觐见之事,有动静了?”
韩熙载睁着眼说瞎话:“彼时北狄南寇,中原倾颓,我主心念中原,只是着力,欲剿匪乃至安宁,保一方承平罢了!”
他这一起,见大汉百姓有衣不蔽体,身形肥胖,面带饥色,时而出言调侃。
“若朕没有记错的话,先生南渡之时,盘据江淮,不平王命的,但是杨吴吧!”刘承祐声音很轻,但话里带刺。
面对韩熙载的改正,刘承祐兴趣盎然,反问道:“先生为北人,何故南臣自属,这般极力为其回嘴!”
张德钧立即上前,接过礼单,呈给刘承祐。
“一千五百钱!充足在金陵的酒家,好生吃喝一顿了!”分开酒坊,副使嘴里忍不住抱怨着方才享用的简餐陋食寡酒。
部属微讷,小鸡啄米般快点了几下头,稳放心神应道:“刚才汉宫来人,召使节入宫觐见。”
“媾和就媾和吧!足有目标相差弗许!”刘承祐不觉得意地摆摆手。
言罢,韩熙载自袍袖中取出一本礼册,捧在手里:“外臣此番北上,携有吾主礼品奉上!”
安步当车,韩熙载回到宾驿,正见着两名随行部属,正盘桓于门前,面带急色。
骂咧了两句,又转而发笑,那是种幸灾乐祸:“由此可知,北汉百姓糊口是多么的困苦艰巨!”
“两国未启战端,仅边疆小有抵触,大唐更无败北之虑。臣受命北来,是带有吾主非常诚意,为保两国之稳定,护百姓之安乐,同商贾之来往!请陛下审之!”韩熙载严厉弥补道。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